English

“學霸筆記”熱銷體現家長教育焦慮

2018年10月19日 19:56:00來源:台灣網

  近日,有網友發現,不少網路二手商品商城中,來自高考學霸的“學霸筆記”熱銷。有商家坦言,“來購買筆記的主要是家長,孩子自己不看。”有考入清華大學的“學霸”表示,自己高考前,就曾有人試圖等他高考之後購買他的筆記。“拿到通知書之後,我的這些筆記能賣更多錢。”有網路商城表示,過去一年中,該商城上有超過10萬本“學霸筆記”流通,北京是“學霸筆記”的主要流出地。而高中教師稱,類似的“學霸筆記”可能只起“心理安慰”作用。(11月18日《北京青年報》)

  “學霸筆記”網路熱銷,近年來已成為一景。儘管有專家學者“意義不大”的勸導,以及“個體差異”的常識普及,但依然擋不住需求方的熱情。愛屋及烏的追棒,表面上是對學霸近乎狂熱的崇拜,實質暴露了家長們躁動不安的焦慮,以及這種情緒支配下的自我安慰。

  學而優則霸。每一個學霸的産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儘管學霸的成長路徑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則是,擁有專注的學習力,以及獨特的學習方法,有區別於其他人的學習技巧,最終在形式上體現為學習筆記。學習筆記能充分體現學霸們的學習過程與技巧,對其本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對其他人卻未必有效。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技巧甚至過程都不一樣,在對筆記的理解和使用上也就難以相容。作為過程積澱的學習筆記,“還是自己的好”。

  “學霸筆記”好不好,學生最有發言權。甲學生的學習筆記,乙學生未必看得懂。況且學習講求眼到、心到、手到、耳到,做到幾位一體。“拿來主義”缺少過程積累,造成理解缺失,無以起到參考和輔導作用。正如有關專家所言,“學霸筆記”除了“心理安慰”,在學習功能上不但毫無益處,可能還會適得其反。事實和常識擺在這兒,但家長們似乎並不領情,對狀元、學霸因崇拜而推捧,而成為狂熱的粉絲。

  從狀元褲的熱銷,到狀元房、狀元香的火爆,再到狀元輔導班,狀元筆記的追捧,及至到寺廟之中燒香拜佛,“學霸迷信”催生了狀元經濟的火熱,也將教育焦慮放大到極致,並形成了情緒性渲染,反過來又形成了更強烈的圍觀效應,彼此影響而欲罷不能。

  焦慮一旦形成就會成為路徑依賴,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全民補課”,從少數到多數,從校內到校外,從反對到支援,當所有人都被綁上這輛戰車後,儘管彼此都意識到補課可能加重了學習負擔,又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但誰都不願意先做“第一個下車者”,反倒因“不輸在起跑線”而不斷加碼,繼而形成反向競爭效應,成為教育減負和教育改革的羈絆。

  若不以緩解教育焦慮,則“學霸筆記”依然會成為圖騰而被崇拜。教育改革要打破路經依賴,首先要解決公眾認識問題。從常識教育和共識培育為主,營造良好而寬鬆的環境,已成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台灣網網友:堂吉偉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