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淺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指導意義

2018年10月18日 13:43:00來源:台灣網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其豐富的科學理論內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

  首先,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始終以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為指引。

  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卻不能真正解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複雜問題。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和建設成就始終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總結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立足中國基本國情,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的事中國辦”始終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前蘇聯解體,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發生巨變,社會主義陣營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歸根結底是沒有真正按照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指導實踐。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史觀,用馬克思所提出“各國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組建無産階級政黨、成立社會主義國家”的論點,引領中國的革命建設事業,經受住了國際環境變化影響下時代風雲變幻的考驗。

  其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本質。

  十八大以來的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實際,明確只有堅持好、維護好黨的領導,堅決維護核心地位,才能保障中國建設事業繼續走向前進,實現當代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創新發展。

  實踐證明,中國人齊心合力,幹勁十足,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創新精神迎接全球化和新時代的挑戰。中國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全民文化水準在不斷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全國各族人民正滿懷信心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華人攜手創建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新的民族精神淵源

  首先,實現民族自強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成為億萬中國人民的共識。

  中國百年近代史是一段屈辱沉重的歷史,同時它更是一段中華民族奮力抗爭的歷史。屈辱的近代歷史是全體中華兒女實現民族自強不息的動力。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民族自強是億萬中國人民的時代共識。香港、澳門順利回歸,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廣泛傳播,中國的航空航太、高鐵、軍工等科技事業飛速發展。都説明瞭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尊嚴、國家強大的熱切願望。

  其次,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是國家富強有力量對軟實力的客觀要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巨大騰飛。2016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昭示,弘揚和發展先進民族文化已經成為當代與國家實力發展同等重要的主題。國家強,則民族文化強。而薄弱的民族文化也會降低國家發展的實力。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已經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的歷史與當代優秀思想文化相融合的新興中華民族文化,軟硬實力的合力將共同推進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建理論方面的優勢

  首先,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具有其他性質和其他形式的政黨制度所不具備的優勝之處。

  我們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優越性不是憑空而談的。資本主義和資産階級政黨的發展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歷史,自然有其存在的若干科學性。中國在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及封建文化的情況下,經歷了世界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思想激烈碰撞,工業大發展、思想大變革的歷史潮流猛烈衝擊,經歷落後就要挨打、西方列強侵略瓜分、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經歷了對資本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和嘗試,最終歷史選擇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相對資産階級政黨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無産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是年輕的,但卻有馬克思主義這一偉大科學的人類精神財富,這是優勢所在。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憑空産生的,更不是簡單依靠誰送到手裏的。是歷史選擇了中國革命的形式,同樣也是歷史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揭示了這些真相,同樣説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其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政黨建設的理論順應歷史的趨勢。

  無産階級政黨的革命性決定了黨自身建設不斷發展的必然性。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改革也是一場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在自身建設方面提出常態化的教育模式,以敢於“揭短亮醜”,更敢於“刮骨療毒”、“勇於斷腕”的革命性進行我自完善。體現了無産階級政黨的先進本色,順應時代發展客觀要求。

  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決定了中國執政黨的建設不斷自我完善。馬克思主義關於政黨理論的觀點是對於這一理論本身的不斷發展。正是對這一本質屬性的充分掌握指引我們黨的建設朝向不斷發展的方向前進,這在我們黨的組織原則中得以體現。民主集中制,團結——批評——團結的實際應用都是保持先進的基本制度保障。這符合辯證法的科學規律,在矛盾中前進,在矛盾中自我更新自我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新型政黨理論的內容是科學馬克思主義在政黨建設理論上的成功實踐。

  四、淺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未來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是面向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發展要求做出的科學決策和行動指南,符合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的發展規律,特別是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客觀規律。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必將引領中國走向國家富強、民族強盛的美好明天。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傳統國學精神深入民族血液。如何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的優秀思想,摒棄那些腐朽沒落的糟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對文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的身份就已不再是殖民地。內政造成的割裂從未阻礙兩岸文化一脈、民族一脈。臺灣問題解決早晚、如何解決,不是由美國的強權政治説了算,也不是由日據時代的文化影響説了算,而是由中國國家發展的實力做主。這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所揭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尊重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同步,是發展的馬克思主義。這就決定了它具有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創新能力。(台灣網網友:顧美程,天津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一級主任科員)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