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仰,閃耀青春的光輝

2018年09月30日 16:58:00來源:台灣網

  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知道各位會不會在心裏竊笑:信仰?什麼是信仰?談信仰還有意思嗎?

  最近,筆者看了《焦裕祿》。在我的記憶裏,知道他是一個好官,但具體他好在哪我不清楚,為什麼大家稱頌他我不知道,只是一個已經離去的幾近模糊的好官印象。我在想:即使是這樣一個好官,離開我們快50年之久了,現在還有多少人在關懷他的家人?多少人還敢在內心對自己説:他就是我的榜樣?多少官員還願意如他一樣為民、務實、清廉?如果不是習總書記的到來,多少人還會把他再次提為我們的精神脊梁?

  我找到了焦裕祿同志的相關資料來閱讀,我讀到了一個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焦裕祿。在焦裕祿影片中,我看到了一個抗風沙、戰鹽鹼、堵風口,造福蘭考人民的焦裕祿。最讓我感動的場景是:從前和焦書記一起治理沙丘的“鐵姑娘”,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她説焦裕祿逝世3週年時,老百姓擺上供品跪下來,齊聲哭叫:“焦書記,苦死累死的好心人啊!你在俺家吃的是薯葉窩窩,現如今收麥了,俺做了饃,你嘗嘗吧……”為什麼一個已經離去的人能得到這麼樸實的愛?我想:所謂人格魅力就應如此解讀。所謂“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就應如此解讀吧!

  再想想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聯合國為他降半旗致哀是這樣詮釋的“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他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數不過來,可作為國家總理的他卻沒有一分錢存款;中國有10億人口,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可作為國家總理的他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他們,對自己都是那樣嚴苛,為老百姓想事又都是那樣的實在。這一嚴一實間少了多少仇官仇富少了多少爭端,增添了多少和諧多少“信任”的光輝?

  從來,偉人、英雄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幹部跟老百姓打交道最為經常。我們的一個穿戴,一言一行都在老百姓的眼中,我們做對了,老百姓會認為是黨和政府對了,我們做錯了,老百姓會認為黨和政府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身為幹部的我們在老百姓心目中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傳達的是黨和政府的聲音。“梅花香自苦寒來”。當我入戶的時候,一條溫暖的板凳,一聲親切的問候;當老百姓理解地説:“沒事,你也是為了工作”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個小人物的成功。我會自豪,我會驕傲,因為我平凡的付出得到了不平凡的讚美,我喜歡並享受這種成功的感覺。這一刻,與戴上華貴的手錶,與擁有無數房産,與得到厚重的紅包它完全不同。

  我身上的第二標簽:青春。無限美好的青春,每個人都要經歷,面對這段終將逝去的歲月,有的人求現世安穩,有的渴望挑戰,不同的態度,決定著青春的成色。那些被歷史銘記的人,那些敢言自己年輕過的人,無不充滿青春熱望,活躍在時代的潮頭浪尖。今天的青年或許不用面對民族危亡,時代動蕩,但身處的世界複雜多變,有困難和問題,有迷失和迷茫。看看,我們身邊的榜樣,有的人走進田間地頭,當起了服務農村百姓的村官;有的人放棄城市安逸的生活,遠赴邊遠山區支教助學;有的人憑藉闖勁,自主創業走出一片天;有的人潛心科學研究,攻下一個個技術難關。有志向有抱負,不抱怨不放棄,緊隨時代步伐,讓青春閃耀別樣光華。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與其遺憾“韶華不為少年留”,不如多一份激情澎湃的朝氣,多一份舍我其誰的銳氣,多一份不懼艱險的勇氣,因為奮鬥過的青春永遠年輕,奮鬥過的青春為我們贏得永不褪色的獎章,奮鬥過的青春贏得祖國的強。(台灣網網友:花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