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人的個人資訊”為何能成為一門灰色生意?

2018年05月21日 15:39:00來源:台灣網

  近日,江蘇淮安警方偵破一起公安部督辦的非法入侵快遞公司後臺竊取客戶資訊牟利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繳獲非法獲取的公民資訊近1億條。其中,老年人個人資訊近千萬條,且標價最貴。辦案民警介紹,購買老年人資訊,主要是為了推銷保健品。成本幾十元的産品被他們以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賣出,從中牟取暴利。(5月13日《都市晨報》)

  在這起案件中,盜竊公民資訊的不法人員十分囂張,警方繳獲的公民個人資訊有一億條之多。而其中價格最高的,就是老年人的個人資訊了。普通人的個人資訊幾分錢,幾毛錢一條。涉及老人的個人資訊被賣到了3元錢到5元錢一條。而且,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為了獲取老年人個人資訊,購買者下了血本。

  “高價購買老人資訊”是為了什麼?調查顯示,購買老人的個人資訊,主要是為了推銷保健品的。其推銷的保健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價格虛高,市場上100元左右的保健品被賣到了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個是,虛假産品,很多所謂的保健品都是違法生産出來的。

  這起案件的偵破,是警方的積極作為,破獲了如此大的案件,自然功勞很大。但是,也必須看到,只是查辦“偷竊資訊的狐狸”,也不是正義終點。固然,“偷竊資訊的狐狸”是可恨的,不過也有一句話叫“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高價購買老人資訊”的人,也就不至於讓不法人員鋌而走險,到快遞公司電腦系統盜竊資訊了。

  這就需要關注“高價購買老人資訊”背後的真問題。説白了,是保健品銷售的亂象造成了“高價購買老人資訊”的犯罪。那麼,要想剷除“高價購買老人資訊”犯罪的土壤,就必須實現綜合治理,那就是要剷除保健品銷售亂象。只要保健品的利益空間不被約束,其個人資訊買賣就會一直存在。即使警方抓獲了“盜竊資訊的狐狸”,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為,在巨大灰色利益誘惑之下,還會有“新的狐狸”為了利益獲取鋌而走險。

  “高價購買老人資訊”的根本問題在於保健品問題突出。這就需要職能部門聯合起來規範保健品市場。一個方面是,要嚴格保健品的審批關口,不能把嘩眾取寵的保健品合法化;一個方面是,必須限制保健品無底線的行銷方式,即使是合法的保健品,也不能允許無底線銷售;再一個方面是,要引導老人告別保健品依賴,最好的保健品是健康的心態,是合理的飲食,是正確的鍛鍊。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藥。(台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