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用護士”可改善家庭護理品質

2018年05月21日 15:38:00來源:台灣網

  “省去了路上和就診排隊的時間,花了不到200元,特別值得。”日前,家住福州城郊的老李,通過一款APP,約了兩名護士到府為其護理,共支付了199元的酬勞,其中服務費100元,到府交通費99元。護士到府送醫,對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説是一項極大的便利。記者了解到,巨大的護理需求和專業護理力量通過“網際網路+”的形式整合,“共用護士”正在走進普通老百姓家庭,帶來便捷高效的服務。(5月13日《工人日報》)

  對於大眾來講,“共用護士”是新奇的事務,也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從媒體報道的內容看,“共用護士”屬於“網際網路+”居家護理服務項目,為出院患者、母嬰、居家老人等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為專業護理服務進入家庭開闢一條途徑。顯然,這是利用網際網路資訊技術優勢,將護士與家庭需求打通,為專業護理服務賦能,滿足到府提供護理服務的市場需求,亦可提升家庭醫療服務品質。

  近年來共用經濟如火如荼發展旺盛,各種創新共用商業模式層出不窮,諸如共用單車、網約車等,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便利感覺,亦改變了生活方式。“共用護士”提供包括到府打針輸液、靜脈採血、外科傷口換藥、灌腸、吸痰導尿、鼻飼護理及指導等10多項服務項目,對於部分慢性病患者、出院修養、居家老人來講,這些服務項目都是剛需,受到身體條件的限制,難以去醫院就診,需要醫護人員到府服務。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大都患有多種慢性病,身體較弱,健康欠佳,未來有高達數億老人需要護理照顧。目前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方式,而保姆和護工並不具備專業護理知識,醫護到家可以促進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時間的融合,這也是“共用護士”最大的市場需求方向,可以憑藉專業護理技能,改善家庭護理品質,讓老人得到更好的專業護理服務,晚年生活過得更舒適。

  “共用護士”借助分享經濟模式,將分散的護士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打破了傳統醫療行業壁壘,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特別是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患者來説,更是一項極大的便利。由此可見,“共用護士”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如果平臺擁有大量醫護人員、服務品質得當的話,能夠及時響應用戶需求,那麼就可以藉此佔領市場,從而實現穩定發展。

  “共用護士”模式對於護士來説,在發揮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收入,很多護士都願意嘗試。目前我國護士整體收入水準較低,流失率很高,護士缺口較大,“共用護士”能夠提高護士收入,激活社會資源,緩解缺口壓力。由於護理服務是專業性很強的項目,涉及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平臺應嚴格把好資格審查關口,不能為了搶市場而放鬆審查,應以護理品質為優先考量標準。(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