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嚴禁炒作“高考狀元”不妨來點逆向思維

2018年05月20日 15:27:00來源:台灣網

  日前,本市發佈2018年高考安全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今年教育系統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不得為這樣的炒作提供任何資訊,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5月18日《北京青年報》)

  事實上,嚴禁炒作“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已是每年高考來臨之前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動作”。在5月8日舉行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強調,各地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一旦發現嚴肅處理。這樣態度堅決、措辭嚴厲的官方發聲,目標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消除“高考狀元”的炒作空間,讓教育回歸本真。

  但從往年的情況來看,在高考分數揭曉之後,各地炒作“高考狀元”的熱潮也隨即掀起。一邊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三令五申,一邊卻大張旗鼓地對“高考狀元”進行宣傳,這種唱對臺戲的做法也真夠黑色幽默的。對此,有人將責任歸咎於“不得炒作”這一説法形成的模糊地帶和變相操作空間,認為適度宣傳一下並不算炒作。這也是炒作“高考狀元”很難斷根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嚴禁炒作“高考狀元”的意義,並非只是為了淡化“高考狀元效應”,關鍵還是在於讓教育回歸本真。因為,如果無限放大“高考狀元”的光環,只會給孩子傳遞一種錯誤的價值導向,不利於整個人才選拔機制的良性構建。況且,高考只是學習生涯中的一步,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終極的追求目標。一次應試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其在人格上高人一等,更不意味著擁此冠冕,就可一世無憂。

  對於炒作“高考狀元”的行為,一場認真的“嚴肅處理”固然能産生震懾,但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不妨來點兒逆向思維。具體來説,就是要加快相應的考試製度改革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步伐,淡化以分數為依據的選拔功能,構建和完善人才評價新體系,搭建人才成長新平臺,拓寬人才上升新通道,這應該是一條有效的路徑。只有社會成才的評價標準多元化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升級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總之,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炒作“高考狀元”這個問題上,關鍵還是要注重教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努力推進高考制度的徹底改革,引導人們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是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惡性迴圈之中。否則,社會上急功近利的“狀元情結”必然沉渣泛起,國人根深蒂固的“狀元”意識還會不斷頑強地拱出頭來。(台灣網網友:丁恒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