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無法忘卻的地震記憶

2018年05月11日 15:32:00來源:台灣網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那一刻大地震顫,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傷亡慘重。對於經歷過那場大地震的人,每一次回憶都心有餘悸,每一次回憶都悲傷不已。

  地震期間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讓人無法忘懷。

  地震過後的第五天,我被抽調參加市上援助食品藥品保管工作。食品藥品倉庫設在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一個寬大的庫房裏。我們單位有4個人被抽調到這裡,加上衛生部門的同志,每天兩班倒,主要負責食品藥品的出入庫登記、盤存保管、組織人員裝卸等工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車車食品藥品從全國各地運動德陽,有的來自北京,有的來自江蘇,有的來自廣東……滿載著捐助地人民的深厚情誼,滿載著對地震災區人民的無私大愛。有時深夜二三點鐘貨車到達校園,我們把建院的大學生志願者叫醒,讓他們卸貨,有些桶裝消毒液一桶大概有上百斤,學生們兩人一組從車上往下抬,再搬到倉庫,一趟下來,大汗淋漓。一車貨卸完並整理好,需要一個多小時,學生們累得筋疲力盡,但卻毫無怨言。有時貨卸完天就亮了,學生們覺也睡不好。學生們説,外地的志願者到我們這裡救災,我們本地人豈能安安穩穩睡大覺,我們要為抗震救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5月19日,廣播裏聽到還有較大余震的預報,這一夜,大學生志願者還是嚮往常一樣不辭勞苦地卸貨、裝貨、整理。有的學生累得氣喘吁吁,坐下來就不想動了。可是他們心裏並不覺有多累、有多苦,因為他們的辛勞幫助了抗震救災,是善舉、是大愛。

  大災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過後大家踴躍捐款捐物,當時市體育館變為臨時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質集散地,拿著衣服、被子捐贈的人群排成長隊,義務獻血的人們絡繹不絕,這一刻,大家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這一刻,大家的愛從四面八方匯聚起來。“中國加油”“四川加油”的聲音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回蕩,“支援災區”“重建災區”的聲音響徹神州大地。

  一枝一葉總關情。2008年的冬季,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冬季,地震災區的人民能否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成為黨和政府最牽掛的事情。每個機關幹部都要走村入戶,查看老百姓的過冬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收集問題向上級反映。記得我和單位另外2個同事負責綿竹市九龍鎮雙同村村民的過冬情況排查工作。我們逐戶走訪、噓寒問暖、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地震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群眾不管是住在帳篷裏還是住在板房裏都能安全過冬,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地震已經過去10年了,10年來地震災區舊貌換新顏,一排排漂亮的民居、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一個個美麗的校園無不彰顯著災後重建的巨大成就,基礎設施、産業經濟、民生事業、文化建設飛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超過震前水準,災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對口援建省市的傾力幫助,離不開地震災區廣大幹部群眾不怕困難、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

  記住那些災難的傷痛,記住那些善良的面孔,記住那些感人的故事,記住那些溫暖的瞬間,記住那些不屈的力量,讓我們懷著感恩之心、懷著必勝信念更好地前行。(台灣網網友:楊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