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春在奉獻中綻放光彩

2018年05月04日 09:30:00來源:台灣網

  “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校慶日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大考察,向廣大青年致以節日問候,激勵莘莘學子為國家和民族未來擔當重任。(5月3日新華網)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值得自豪的青春時代。回顧歷史,青年是時代進步最活躍的因子。1919年爆發的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五四運動,就是中華民族光輝史冊裏動人的一卷。歷經近一個世紀的薪火相傳,一批批有志青年曆經磨難而不屈,飽嘗艱辛而不衰,千錘百煉而愈強,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新的青春樂章。

  與前輩相比,當代青年成長的物質條件優越得多,接受教育的機會多,面對的誘惑也很多。值得欣喜的是,我們看到當代青年依然繼承和發揚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在危難中衝鋒,在困難中堅守,在平凡中奉獻,在不同的崗位鐫刻下獨特色彩的成長經歷和奮鬥歷程。

  有篇報道令人記憶猶新。2013年從大學畢業的山東小夥王振成為鐵路貨車車底制動管係維修工,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在鐵路貨車的車底下聆聽“風”的聲音,對故障作出正確的判斷並進行精準維修,確保車底的各個管路中壓縮空氣按照各自的流通線路運作,同時保證整套空氣制動系統沒有一絲洩露。

  今年春運,一位青年鐵路工人“魔幻”的步伐火爆了網路,合肥南動車運用所地勤機械師張佩是標準的90後,在技能大比武時,他快速檢查動車組件的步伐瞬間贏得點讚無數。每個作業小組需要在夜間檢修6組左右的動車組,每人平均步行30000步以上;動車上每一個機械部件都有“防松標記”……高鐵檢修人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也隨著這段“舞蹈”跳到人們的視野。

  王振和張佩只是眾多青工的一個縮影,他們在平凡的鐵路檢修工作中詮釋著青年人向上、向善的自覺,從中我們看到了青年人的責任、奉獻和擔當。這既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也是“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

  如今,青年人面臨著激烈的社會競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廣大青年朋友要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大膽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注意瞄準知識創新的趨勢和潮流,努力在科技文化發展的最前沿佔有一席之地。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創造是青春的本色,奉獻是青春的價值。成功,永遠垂青於那些勤奮者、開拓者和奉獻者。我們熱切期望,當代青年高舉五四精神的火炬,讓芳華在奉獻中綻放,讓不朽的青春閃耀璀璨的時代之光。(台灣網網友:李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