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經濟拼政治,拿什麼“點亮臺灣”
2018年,被稱為臺灣的選舉之年。臺北市長柯文哲敢言敢説,他坦言臺灣每天都在搞選舉,就是不辦正事。試問:不拼經濟拼政治,拿什麼像蔡英文説的那樣“點亮臺灣”呢?
柯文哲認為,離選舉至少還有半年,“好像已經沒有其他事可以做,每天都在搞選舉,不辦正事”。
經歷慘敗的國民黨,至今還在敗選的“霧霾”中煎熬,民進黨坐擁完全執政的優勢,有輸不起的壓力。除了用行政資源綁樁選戰之外,還打破曾經的諾言,一切為了贏得選戰而展開,期待穩住綠地,攻陷藍天。
同時,臺灣的親民黨、時代力量等黨派也磨拳霍霍,為延續政黨生命力和擴大政治領地,而積極佈局選戰,評估利弊,整合資源,期待攻城掠地。
這樣,臺灣政黨政客圍繞選戰之年的激烈攻防,積極佈局,就編織成了一幅選戰之卷、政治之畫。同時,一幅幅政治攻擊、選戰權謀輪番上演,既有鬧劇,也有大戲。
從臺灣各政黨政客應對選舉之年的策略和佈局來看,有新兵有老將,甚至不惜違背曾經“退出選舉,不在選舉”的誓言,在形勢所逼和輪番請山中,抵擋不住誘惑,重批戰袍出戰選舉。比如民進黨的蘇貞昌就創下了臺灣選舉的“多項記錄”。
不管是新人初試牛刀還是老將重出江湖,心中的目標都是打贏選戰。而沒有一個是為臺灣民眾的福祉冷暖作為選戰目標,口頭喊出的虛偽誓言只是選戰的遮羞布,真正的目的就是政治打算與政治權謀。
高雄的一家餐廳,因為厭倦臺灣政客無休止的折騰和鬧劇,挂出了“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海報。這不僅對臺灣當局的無奈,更道出了臺灣民眾當下現狀和未來生活的無望。
臺灣當局的政客政黨們,對民眾的這種呼聲不知道有何感想?更不知道他們對這樣的民意做出什麼樣的回應?當政治選戰成為臺灣的“常態”,而民眾關心的民生、經濟成為“配角”,可想臺灣的未來和前途,以及民眾的幸福與生計。
的確,臺灣不拼經濟拼政治,整天圍繞著政治而你爭我奪,對臺灣的未來,對臺灣民眾的幸福是禍不是福。怨聲載道,烽煙四起,生靈涂炭,臺灣民眾真的要繼續忍耐和寬容嗎?
政治第一,選戰至上,看那些站在臺上的政客賣力的表演,一幅要“點亮臺灣”的把式,可是等他們正在靠著臺灣民眾的信任支援選票,如願以償之時,怎會行為民之事呢?
萬千的事實證明,政客政黨只要達到了政治目的和選戰權謀,就會讓曾經的諾言誓言變成謊言謊話,換位子換腦袋,背棄承諾,逃避跳票,終將成為他們摘下偽裝面具之後的真實面目。
長此以往,臺灣民眾只能在“茫”中繼續迷茫,在“怒”中繼續憤怒,空支票、苦情戲、畫大餅,説謊如呼吸一般,翻臉比翻書都快,一波高過一波的“政治颱風”,一浪高過一浪的“美麗謊言”既吹走了信任帶來了欺騙,更吹散了民心颳起了霧霾。
民進黨説“如果民進黨做不好,臺灣就沒有人做得好”。國民黨説“民進黨再不倒,臺灣人民真的好不了”。試問,臺灣民眾的命運到底掌握誰的手中,臺灣民眾的福祉到底誰説了算?誰又是誰的救世主,誰又是的主心骨?
説好的拼經濟、為民生,可是事實卻成了拼政治,騙民意。選前忙著打選戰,選後忙著政治分贓。臺灣民眾還是和這些政黨政客説“分手”、快“離婚”吧。
奉勸臺灣政黨和政客,挪用點選戰的時間、拿出點選舉的心思、使出催票的功夫來“點亮臺灣”,少點政治花拳繡腿,多些為民實際作為,少搞藍綠爭鬥,多做為民實事。(台灣網網友:文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