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層公務員見賢思齊,重在實踐

2018年04月26日 13:07:00來源:台灣網

  基層公務員,作為離群眾最近的人,要為提升工作品質和效益而不懈努力,保持學習習慣,時刻注意自身提高,要為複雜多變的基層工作“時刻準備著”,既懂得見賢思齊,又要及時實踐鍛鍊。

  見賢思齊,發現自身不足。“不比別人差”這是基層公務員的普遍心理,特別是在農村一線,“國家公職人員”的身份就更顯“優越性”。然而,在基層,有的人儀錶大方,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的人活潑好動,妙語連珠,精彩絕倫;有的人輕聲細語,使人如沐春風,氛圍濃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廣大基層,能人賢士太多太多,而把別人的長處同自身對照的過程就是發現自身問題和不足的良好開端,要主動積極的向他人學習,多見識,多發現,多總結,把牢把緊每一個對自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機會。

  發現問題是前提,實踐鍛鍊才是關鍵。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慣於挑“毛病”、指錯誤,對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卻視而不見甚至刻意避開,慢慢的,也就真成了有“毛病”人。怎樣把發現的問題和不足作為提升自我的動力?筆者認為要緊緊圍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要正視不足。“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不足和問題對每個人而言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要勇敢的正視它,不卑不亢,直面充滿“問題”的人生。二是敢於經常對自己“揭傷疤”“提舊傷”。水常流所以河至清。要把自我提醒作為習慣,特別是在思想懈怠,“慵懶散漫”時,更須把“問題”這一警鐘長鳴,讓自己時刻保持學習進取的狀態,讓促進自身優化的動力源源不斷的涌現。三是真抓實幹。找問題,揭傷疤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彌補自身不足,實打實的幹。恰如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一樣,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真抓實幹促提升中來,針對性、時效性,有效的、穩步的促進自身能力提升。

  從此刻起,繼續努力,加大努力,拼命努力。要牢牢樹立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常記把“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作為人生箴言,擼起袖子幹起來,做個不斷優化成長的優秀基層公務員,做個合格的人民群眾“暖心人”。(台灣網網友:唐加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