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悟“蘋果戰術”裏的“脫貧之道”

2018年04月26日 13:05:00來源:台灣網

  “打開電視看全國兩會,竟然沒忍住去買了一箱蘋果!”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昭通市委副書記、市長郭大進手持昭通蘋果,為昭通蘋果代言,並分享了昭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蘋果戰術”。昭通“紅蘋果”變為“金蘋果”的脫貧實例,為産業脫貧增加了一個鮮活的樣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悟昭通的“蘋果戰術”,對於廣大領導幹部深刻把握“脫貧之道”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

  紮根本土,特色發展。昭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屬典型的山地構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差距大,而且屬於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昭通市結合當地光、溫、水、氣等生態條件有利於種植優質蘋果生長的優勢,大力發展蘋果産業,帶領群眾脫貧攻堅。就目前而言,成效是喜人的,“種蘋果”帶動了30萬貧困群眾收入增加,當地果農收入翻了好幾倍。與昭通立足實際,特色發展的道路不同,一些地方脫貧攻堅,簡單粗暴的向貧困戶送“扶貧羊”,結果養殖産業不僅沒搞起來,連“扶貧羊”都被平困戶賣了。兩相對比,不難看出,要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還需要紮根本土實際,走特色發展道路。

  創新機制,農企聯動。單個果農的力量是薄弱的,抗市場風險能力也差,因此,昭通市探索“公司+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蘋果專業合作社64個,創建國家級示範社1個。通過機制的創新,果農沒有市場銷售的顧慮,只需要一心種好蘋果就能順利實現脫貧奔康的目標。果農專心種蘋果,企業專心做産品加工和銷售,這樣的專業分工,既提升了效率,又提升了效益。構建互聯互惠機制,讓專業人幹專業事,這也是昭通“蘋果戰術”留個我們的脫貧經驗。

  廣泛宣傳,樹立品牌。以前昭通蘋果不出名,這並非蘋果品質不好,而是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做好宣傳,樹好品牌。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悄然改變。至少從昭通市長郭大進開兩會都不忘積極向全國人民推銷昭通蘋果的舉動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官方對於宣傳和品牌的重視。其實,很多貧困地區也有優質特色農産品,但是奈何沒有宣傳和品牌的支撐,所以經濟效益並不理想。

  電商銷售,拓展渠道。據媒體報道,2016年在淘寶、天貓上銷售“昭通蘋果”的店舖有1437個,網上銷售蘋果企業、合作社達到20多家。這些數據表明,昭通蘋果已經建立了比較齊全的網路銷售矩陣,這不僅減低的銷售成本,增加了銷售渠道,還拓展了銷路。在全民都已經習慣網上“買買買”的移動支付時代,誰先佔領電商,誰就贏得了顧客,如果誰還一味固守沿街叫賣、擺攤設點的銷售方式,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市場。(台灣網網友:沈道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