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就業,父母應學會放手

2018年03月21日 15:11:00來源:台灣網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1%的受訪青年坦言自己的就業觀念與父母存在差異,42.0%的受訪青年因此不願與父母過多地交流工作情況。在找工作問題上和父母出現分歧時,59.5%的受訪青年認為兩代人應多溝通,了解彼此的看法,57.9%的受訪青年建議年輕人多做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3月20日《中國青年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中國父母自古為子女就操碎了心,在父母心裏孩子既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父母榮耀的延續。對於子女就業問題,父母又豈能坐到靜心袖手旁觀?在父母看來,即使孩子成不了所謂的成功人士,至少應該找一份穩定可靠的工作,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父母積極“攙和”子女的求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下青年自身的素質缺陷與能力不足。與上世紀大學生非常努力勤工儉學相比,如今的大學生更追求各種享受。他們可以快速説出各種流行時尚,卻不清楚職場的各種情形,對自己的人生也缺少規劃。如此這般,家長們難免要替子女求職“捏一把汗”。

  然而,正如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蔣建榮所言:“隨著新業態的發展,許多之前沒有的行業産生了,一些原有的職業被淘汰了,年輕人與父母一代的就業結構、面臨的職業選擇都會有所不同。”事實上,青年就業與父母之間存有意見相左,並非當今才有,畢竟父母與子女之間生存的環境至少有著十幾二十年的變化,經歷不同,觀念不同,就業觀自然也會存有不同。

  因此,父母操心子女前程本無可厚非,但若不注意方式和尺度,“幫忙”難免變成了“添亂”,既影響孩子求職時的正常發揮,又傷害了親情。對於孩子的就業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援,因為孩子在起初步入社會總是感到迷茫與不知所措,這時父母應給予多一點引導,就算孩子的選擇與自己預期不一樣,還是要表示尊重和理解,讓孩子能夠樹立信心,在這個人生的大舞臺充分展示自我才能。

  小虎隊有首歌中唱道“放心去飛,勇敢地去追……”曾經風靡一時,也令那一代青年男女為之心血澎湃。青年就業,是他們步入社會的關鍵時刻,父母應該學會慢慢放手才能讓他們飛得更高、更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未來,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身為子女,青年們也應該理解和新生父母們的每一個想法,多些交流和溝通,畢竟父母初衷都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希望自己過得比他們更好。(台灣網網友:謝曉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