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這個可以有

2018年03月19日 18:33:00來源:台灣網 

  某一天的中午,家住鄞州區舟孟新村的莊阿姨照例來到寧波享老聯盟俱樂部,將一份“時間銀行”的“存摺”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存摺”上記錄下“存入一小時”。原來,莊阿姨一大早就到附近的菜場,為同一幢樓的孤寡殘疾老人程老伯買好了一天的菜,這一次服務為她在“時間銀行”的帳戶裏又多存入了一個小時。以上這一幕情景,出現于寧波享老聯盟負責人葉曉龍的設想之中,“時間銀行”雖然尚沒有正式在俱樂部推行,但這種很“潮”的互助養老服務方式已經被提上了日程(3月2日寧波老年)。看到這則新聞,筆者認為:“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這個可以有!

  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2015年~2035年將是我國老齡化急速發展階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佔總人口28.7%。我國人口老齡化同時伴隨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問題,中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達到70%。空空的老巢無人相伴,獨居老人形單影隻;“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成為不少空巢老人的生活寫照。如何讓空巢老人獨居不孤單、生活有品質,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南京、廣州、南昌、淄博、寧波等城市已經在某些社區試點“時間銀行”。以南京為例,志願者可以“存儲”自己的志願服務時間,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兌換其他志願者提供的服務,也能兌換物品和現金,目前南京養老互助志願者已有5000多人。在老齡化加劇的大背景下,時間銀行將志願服務與居家養老相結合,可以説不失為解決養老難題的一個好辦法。讓年輕人、準老年人以及身體健康的老人利用閒暇時間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務,這既緩解了轄區社會養老服務資源的不足,還促進了人們尊老愛親、互幫互助,形成鄰里和睦的良好氛圍。

  筆者還認為,各級黨委、政府和村居(社區)“兩委”應將居家安養的單身老人作為困難救助的重點對象;各村居(社區)老年人協會要積極開展銀齡互助活動,組織年齡較輕、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協會會員與本村(居)社區空巢老人結對幫扶,對空巢老人多走訪、多聯繫,送上溫暖,讓老人感覺心有所依;義工組織、各界愛心人士可組成學雷鋒小組,與空巢老人長期結對,經常到府看望老人、聊聊家常,陪老人看病,排解空巢老人的孤獨、寂寞和無助;行動方便的空巢老人也要走出家門,參加老年大學、老年電視大學學習,參與村(居)社區組織的各項老年文體活動,不斷擴大自己的興趣愛好,從各種社會活動和興趣愛好中獲取樂趣,讓孤獨的心靈在集體活動中找到歸屬和溫暖,從而保持開朗、健康的心態。空巢老人子女無論多繁忙,也要主動找合適的時間與長輩多聯繫、勤溝通,幫助老人順利緩衝與子女、孫輩分離後的焦慮和擔憂。特別是在剛剛分開的時候,子女晚輩更要主動與老人多聯繫,進行情感交流互動,定時給老人們報平安,彙報孩子們的成長與喜悅,以減少老人們的擔心。只有老人、子女、社會共同努力,空巢老人幸福養老才能得以實現。(台灣網網友:王紅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