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歷史不容“精日”分子絲毫踐踏

2018年03月19日 18:20:00來源:台灣網 

  “精日”是指精神上把自己視同為日本人。“精日”也因一撮人的各種作秀事件而流行。先有四名男子身著二戰日軍軍裝在著名抗日遺址上海四行倉庫合影;後有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南京紫金山的抗戰碉堡前拍照;又有男子在微信群中發佈“南京殺三十萬太少”。

  這種種事件令人詫異,8日上午王毅外長更向記者怒斥部分“精日”分子的行徑是“中國人的敗類!”。“精日”行為讓網友們義憤填膺,呼籲國家嚴懲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對這類險惡圖謀必須嚴肅處理,這是社會必須表達鮮明態度。在德國對仇恨言論及與希特勒和納粹相關的標誌符號有著嚴格的法律約束,情節嚴重者將面臨逮捕及刑事訴訟,2017年8月,就有兩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民議會大廈門口行納粹禮而遭德國警方逮捕,這因如此戰後德國“去納粹”比較成功。

  歷史不容任何人絲毫踐踏,少數人群的行為構成的是對歷史的歪曲甚至褻瀆。在抗戰遺址“秀皇軍”,邪惡用意更是昭然若揭。然而,當前的法律法規對這類行為的懲處辦法還不多、力度還不夠,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褻瀆英靈、宣傳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的法律,一般是以擾亂公共秩序、尋釁滋事等法律條規進行處理。

  中國作為日本軍國主義受害國有理由制定專門法律嚴懲否認日本侵略歷史、褻瀆中國受難同胞等言行,原則問題不容挑戰,法律的嚴懲才能讓“精日”不敢肆意妄為。(台灣網網友:劉熙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