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運之變”讓我們幸福感更多

2018年02月26日 16:02:00來源:台灣網

  2月22日正月初七,鐵路春運連續三天旅客發送量超千萬人次,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222.4萬人次,同比增加139.7萬人次,增長12.9%,創鐵路春運客流目前最高峰,鐵路運輸安全穩定有序。(2月23日中國新聞網)

  曾幾何時,春運是我們無法言説的痛,一路艱辛,一路顛簸,一票難求,一言難盡。那曾經伴隨著小板凳小馬扎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的排票大軍,那曾經混雜著煤煙味兒汗泥味兒臭腳味兒的綠皮車廂,那曾經一遍一遍換乘倒車終於累到不堪的親身經歷,至今還埋藏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

  曾幾何時,這些難忘的記憶又似乎成為遙遠的過往,春運的故事也在人們出行的悄然變化中一點點被改寫。從2012年開始,中國高鐵逐步成網,每年春運發送人次平均增長2000萬。今年,隨著3038公里新建高鐵線路加入春運,中國高鐵已達2.5萬公里,全國鐵路整體發送人數至少增加3000萬人次。運力上的大幅擴容,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春運出行的饑渴和焦慮。

  春運之變,體現在鐵路整體技術的提升。高速發展的路網建設讓人們的出行變得迅捷便利,直達列車越來越多,列車速度越來越快,回家路程越來越短,舒適、先進的高鐵和動車組逐漸代替老舊的“綠皮車”,乘車環境越來越溫馨和舒適;春運購票只需撥打電話、動動手指,不再“長龍見首不見尾”;“掃臉進站”、“VR導航”“微信小程式”等高科技服務提高了進站候車速度,改善了人們的出行體驗;“高鐵網上訂餐”、“自主選票”、“接續換乘”等服務讓旅途更多了一份從容和自主。

  春運之變,體現在鐵路相關服務的改善。12306日售票能力已從1000萬張提升到1500萬張,承受每日最高400億次點擊;乘車條件的升級換代,線上支付等新功能的日益豐富,讓乘客的出行體驗得到了提升;綠皮車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高鐵成了民眾出行首選,不少“朝發夕至”班次的開通使得高鐵“比公交車還快”,日益深刻地進入民眾生活;悄然進行的“廁所革命”極大改善了旅行環境,彰顯了出行文明……諸多看似“習以為常”的變化背後,人們的春運回家路正在越走越寬,民眾終於有了踏踏實實的幸福感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春運,旅客回家的路也許不同,但回家的心都是一樣的。春運,變化的是服務細節和出行體驗,不變的是鐵路部門全心全意服務旅客的誠意和初心。“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是鐵路部門努力奮鬥的方向。我們期待,新時代的新春運,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台灣網網友:趙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