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窮怕了”不是“貪婪”的“原動力”

2018年01月31日 10:52:00來源:台灣網

  家庭出身貧苦,早年奮發工作。隨著職務的升遷,廉潔自律的要求放低,金錢的貪慾逐漸膨脹,“我把逢年過節收紅包當作禮尚往來”,江蘇省啟東市原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張建飛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沒收財産人民幣20萬元。(檢察日報1月30日)

  曾經勤奮好學、兢兢業業的養蜂場會計,苦不退縮,任勞任怨,拒送禮者千里之外;後來隨著仕途一路攀升,送禮者蜂擁而至,以“人情的名義”撕開了拒腐防線,還給自己定下了選擇性收禮的規矩;緊跟著在一線崗位到退休的“過渡站”,所謂的大額紅包不收,要求辦事不收,不知底細不收的“規矩”也一點點被慾望蠶食殆盡,收著收著就無所顧忌,無所約束了。

  《人民的名義》裏,貪污一整墻一整床和一整冰箱現金的“小官巨貪”趙德漢卻一分錢都不敢花,住老房子吃炸醬面,被抓之後反覆強調“窮怕了,窮怕了”。分析貪官懺悔錄,不難發現其中有些經歷驚人相似:早年都極其貧窮,都有吃不飽飯的日子。 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一雙破舊球鞋一穿就是5年。原哈爾濱市原常務副市長朱勝文,小時候居然連饅頭也沒嘗過。原安徽省副省長王懷忠,父母相繼餓死,只得要飯當乞丐。佛洛伊德做過一個分析,少年極其匱乏的經歷導致“貪婪攫取”,成年後仍然在潛意識裏産生強烈的心理動機,使人冒險,病態的攫取。因此,貪官在懺悔中大多刻意放大年少時的貧窮經歷,仿佛貧窮就應是貪婪的“原動力”。

  貪婪的人生,再富有都感受不到幸福。從躲避收禮者,厭惡收禮者;到選擇性收禮,把逢年過節紅包當作正常的禮尚往來;再到照單全收,全額留存。一位官員跌入腐敗深淵的脈絡清晰可見。童年“貧窮”在其身上已經轉化為現實的“貪婪”,在生老病死都不用擔心的生活下,仍衍生出一種畸形的貪佔便宜、貪圖享受、貪戀錢財的心態。現實中,貪腐情結往往就是這樣發生於無形。伴隨實權在握,面對利益輸送,從第一次收受千元紅包時,心跳睡不好覺,到後來,一萬元的紅包也不感覺燙手,照收不誤,還以“禮尚往來”為藉口麻痹自己。説到底,是思想總開關松了、宗旨觀念淡了,繼而為了填滿欲壑不惜鋌而走險,違法亂紀。

  滿足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莊子寧願做一隻在泥土裏自由打滾的“小烏龜”也不願為當時國力最強的楚國效力,“五柳先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錢學森一個公文包用了50年,卻點燃了中國的強國夢。大道至簡,不要讓貧窮限制了“信仰”。(台灣網網友:沈蘇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