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扒一扒鐵路2017那些最深情的厚意

2017年12月28日 08:58:00來源:台灣網

  轉眼間,2017年已接近尾聲。回首一年時光,必定會有很多事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烙印。比如讓國人自豪的高鐵“復興號”以350公里時速在京滬高鐵運營;西成高鐵為西部發展添上的濃墨重彩一筆;鐵路部門為適應民眾對美好生活新需求而推出的網上訂餐、微信支付等等。

  這一年,變化的是越來越密的高鐵網。這張網越織越密,越鋪越廣。2017年,寶蘭、西成等高鐵線路開通,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使百姓出行更快捷、更方便,還填補許多城市沒有高鐵的歷史空白,補強偏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帶動當地百姓儘快脫貧致富,並帶動這些地區經濟走出“低谷”,為區域發展注入巨大活力。

  與此同時,也使城市與交通規劃融合一體,城市間協同合作、融合發展,從而推動新經濟圈的加速形成。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代表著世界先進水準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驚艷亮相,不僅讓“中國速度”再一次為世人矚目,更因“中國標準”令國人倍感自豪。“復興號”實現了完全自主化的突破,對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這一年,不變的是服務情懷。如何把服務做好,做到百姓心坎上,是每個服務行業的基本追求。2017年鐵路部門加快了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以服務旅客為先不斷的推陳出新,推出一系列新鮮的服務來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比如近期剛推出的“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對常旅客來説拋撒出的“紅利”是實實在在的。還比如,在全民用手機的“掌上”時代,手機的多元化服務成為人們更喜歡選擇的服務方式,鐵路部門順應時代需求,加強手機服務平臺,相繼推出手機購票、約車服務、高鐵訂餐服務、動車組列車“自主選座”、微信支付等一系列便民新舉措。創新服務不斷增多,是鐵路服務品質的提升的體現,也是鐵路部門把“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的真實體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鐵路部門大情懷下的勇擔當,深情承載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信,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他們更會以此為奮鬥目標,更好、更多的承載造福社會的使命和責任,讓服務成果實現人人共用。(台灣網網友:蘆家歡)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