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好脫貧攻堅戰“組合拳”

2017年11月24日 15:31:34來源:台灣網

  11月7日上午,四川省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成都召開。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會議並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出席會議。(人民網)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扶貧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不少困難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也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心都是貪婪的,在各種扶貧項目、扶貧政策的支撐下,亦有少數困難群眾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生活完全寄託于扶貧資金、扶貧項目、扶貧政策,即使得到了一定的生活補助資金,還依然存在著“再等一等”、“再多要一點”的想法,靠著扶貧款坐吃山空、不思進取的大有人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脫貧攻堅戰“組合拳”尤其重要。

  打好“基礎拳”。俗話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要想富先修路”等等,都説明沒有解決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又何談發展有動力?為切實做好、落實扶貧工作,實現群眾的小康生活,首先得積極了解、掌握貧困群眾的現狀及存在的困難,給予政策性的支援與幫助,全覆蓋宣傳黨的十九大惠民政策,同時要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産業發展,積極幫助當地村幹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制定具體幫扶計劃,讓“基礎拳”打的有力,打的響亮。

  強化“核心拳”。扶貧先扶志、智。對於幫扶部門、幫扶單位、幫扶人員來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加強對貧困群眾的能力培訓、思想引導,使他們的腦袋先“富起來”,具體落實在行動上,深挖窮根,實現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貧向“我要脫貧”的思想上轉變,提高認識,努力抓生産、出效益,提高生産生活品質,讓人們物質富有精神更富有;讓貧困群眾以“不脫貧臉上無光”的態度,樹立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精神與貧困死磕到底,戰勝貧困,奔向富裕路。

  落實“鞏固拳”。常開展扶貧攻堅“回頭看、回頭幫”活動。關心、了解脫貧貧困戶的生活現狀,對於存在的困難及時給與解決,扶貧幫扶成效才能持續,到2020年才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攻堅拳”,才能把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打好“組合拳”,讓貧困群眾的腦袋“富起來”、手頭動起來,生活才會“火起來”,脫貧攻堅才會落到實處,國家才會強起來。(台灣網網友:禹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