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高校環境

2017年11月20日 13:21:55來源:台灣網

  我國有上千萬的高校學子,這意味著高校承擔著主要的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神聖使命。高校環境不和諧,眾多學子的精神家園就會發生動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這意味著,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高校環境勢在必行,而這不僅是總書記的期待,也是民眾的渴求。

  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是基礎。在眾多高校中,教師的水準參差不齊。大多數老師能夠以身作則,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可也有一些不好的作風出現在師資隊伍中。比如近日的熱搜事件,某高校教師毆打女環衛工人,有高學歷不代表一定也有高素質。對於好的榜樣,學校要弘揚典範。而對於不好的德行,則要及時規範,讓其不再發生,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影響。這就是説,對於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而言,應該為“引導廣大教師以德育人,發揮網路輿論的良好監督作用”而努力。因為,普通的垃圾環衛工人可以清除,可人性中的垃圾需要全社會共同監督,依法處理。

  樹立正確的高校發展觀是核心。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物質條件建設,也體現在精神文明的培養。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要同步推進,建大學不僅僅是蓋大樓,也不是隨便引進一些所謂的“海歸”博導就能帶動良好的科研風氣。若精神風貌出現懈怠甚至偏差,整體的環境也無法有一個良性的發展。物質建設是基礎,長遠發展還有賴於堅持不懈地培養優良校風和學風,最終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養學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為學生一生奠定良好的科學的思想基礎,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

  培養勇於創新的人才是關鍵。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社會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準,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簡而言之,營造高校的優良環境是為了廣大學子更好的成長,也依賴於學子們的自強不息。只有莘莘學子正確認識到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這些青春飛揚的活力才能為高校注入更多正能量。

  無論是加強師德建設,還是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抑或是大力培養高校學子,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高校氛圍,從而更適合學生的成長髮展。因而,我們必須本著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依法規範高校治理準則。加強德育建設,做好積極正能量的宣傳,形成腳踏實地、激濁揚清的高校文化。唯有如此,風清氣正的高校環境才更加可期。(台灣網網友:邸澤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