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家三口患癌與長期吃剩飯菜有關嗎

時間:2015-09-22 16:19   來源:台灣網

  揚州一家三口從去年下半年起,相繼被查出癌症,收治他們的醫院專家分析認為,病因與全家人長期吃剩菜剩飯和霉變食物有關。9月21日,揚子晚報記者走訪了這一家三口所在的社區和收治他們的醫院,進行了多方採訪。(9月22日揚子晚報)

  一個家庭有一個癌症患者就已經負債纍纍了,可一個家庭相繼三人被查出癌症患者,可謂是“雪上加霜”,值得人們的同情,更值得我們去思考。收治他們的醫院專家分析認為:病因與全家人長期吃剩菜剩飯和霉變食物有關。

  還是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揚州一家三口家庭相關情況。據了解,揚州戴師傅一家經濟條件不太好,全家人省吃儉用,吃飯吃菜精打細算,一點也不敢“浪費”。包括戴師傅在內的居民都比較了解,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鄰居們的反映,戴師傅家經常吃剩飯剩菜,甚至吃霉變的食物和有點爛了的東西,從來不捨得扔掉食物,即使有的蔬果壞了,也會將壞的部分切掉後接著吃。有不少好鄰居勸老戴不要這樣,但節儉慣了的他答應歸答應,還是我行我素。一家三口人都被查出癌症,大家都認為和這個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許多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説,要想生活過得去,平時節儉節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此,家庭裏一旦出現了剩菜剩飯,特別是家裏的老年人,節約習慣了,往往覺得扔了太可惜,為防止浪費,就會保存到第二天去吃掉。有醫學專家認為:常剩飯剩菜對人的危害是很大的。從常識上講,隔夜菜和霉變腐爛的食物裏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就會在身體裏日積月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消化道癌症。剩飯剩菜、隔夜菜的有毒有害物質即使是耐高溫,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長期吃剩飯菜對身體健康肯定有影響,但是長期吃剩飯菜是否真的患“癌”?醫生只是推測原因是“長期吃剩飯菜”,具體的結果還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科學論證。不過,剩飯菜經過長時間的放置,容易産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硫酸鉀、硫氫氨鈉等有害物質,長期吃剩菜剩飯可能會損害人體消化系統,導致胃腸道疾病,輕則頭暈、心慌,重則嘔吐、腹瀉,有的還會因此而引發別的疾病。

  從個人的安全、健康角度上來説,節約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不過節約要用對地方,不能用放任自己的身體健康不管而去在乎一些節約的習慣。比如:食物要放進冰箱妥善保管,如果發現食物有異味、異常顏色時,千萬不要食用,食用這些變質的食物後就引起急性胃腸炎等疾病;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儘量在5至6小時以內吃完。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等等相關知識。

  生命誠可貴,健康最重要。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許多家庭生活水準大幅提高,人們在提高生活水準的同時,還得提高健康知識,懂得生活小常識,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為此,吃剩飯剩菜一定要注意,科學食用,只有吃出香味、吃出生活的品味,才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數第一步。(台灣網網友:周運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