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版金融理財課”先別急著否定

時間:2015-08-28 17:12   來源:台灣網

  日前,廣東證監局在網上發佈消息稱,廣州市36所中小學率先全國試水,將在今年9月份試點開設金融理財知識教育課程,參加學生近一萬人。據悉,廣州市即將成為國內首個將金融理財知識教育納入到國民教育地方課程體系之中的試點地區。(8月27日南方都市報)

  近來,股市震蕩,伴隨著股市行情的大起大落,炒股漸漸成為了大學校園內的熱門話題,不少學生蠢蠢欲動,希望借道股市掘取人生第一桶金。對於廣州率先試水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開設金融理財課,輿論幾乎一邊倒地報以斥責之聲,認為這種做法太過超前與瘋狂,“小學版金融理財課”本身也有些不切實際,枯燥的理論學習既不契合小孩活潑好動的天性,也難見真章難收實效。

  然而事實卻未必盡然,公眾還是先別急著否定“小學版金融理財課”的首創價值與意義,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看,“小學版金融理財課”説不定還是一樁好事。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金融理財産品的多樣化,公眾的理財認知與理財意識依然停留在傳統層面,大眾熟知的金融機構可能依然是幾大銀行巨頭,理財方式可能也是以銀行定存、黃金投資等穩健型、硬通貨為主,而對證券、基金、股票等理財産品知之甚少。牛市來襲,相當一部分人就連金融市場的基本情況都沒摸熟就草草入市,即便小賺一筆,也不乏賭運氣的成分,如果通過開設“小學版金融理財課”,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和經濟素養也未嘗不可。

  另一方面,“小學版金融理財課”無異於一堂風險教育課,從中既可以讓孩子領略成功的風景,也可以讓其體味失敗的滋味。孩子總要踏入社會,學會投資理財既是基本功,也是未來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生活技能,縱然股市有泡沫、有風險,但與日後要面臨的無數風險相比,讓孩子早一點接觸與認識社會的另一面也不是什麼壞事,適當經歷一些風浪,加強風險應對意識,也沒什麼不好,想必對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耐挫力、抗打擊能力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和磨礪。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萬事也不可能盡善盡美,在逆境、困難、失敗等現實語境下,這些可貴的心理素質已然成為了當下物質社會的稀缺尤物。除此之外,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近乎97%的大學生對金融理財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如此看來,開設“小學版金融理財課”不但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價值,既是現實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説到底,儘管“小學版金融理財課”與公眾的傳統認知有所出入,但並不代表“小學版金融理財課”就沒有值得他地推廣與複製的價值和必要,公眾不妨多些理解與包容,先別急著否定了“小學版金融理財課”背後的首創意義與獨特價值。(台灣網網友:楊蘭)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