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軍訓學生變“低頭族”折射什麼

時間:2015-08-28 17:13   來源:台灣網

  2015年8月25日,北京大學2015年學生軍訓團進行消防演練及體驗活動。在隊伍中,“低頭族”玩手機隨處可見,軍訓官也不例外。(中國青年網8月26日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規定,新入學的學生,中學生都要接受軍訓。大學教育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的職責,入學之初的軍訓是為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健康健全的人格。而北大的新生軍訓卻出現了群體“低頭族”玩手機現象,這是否與軍訓的初衷有所違背呢?

  “低頭族”,顧名思義,經常手捧電子産品,埋頭上網打遊戲,沉溺于自己世界,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融洽已隨著過去而消失。持久保持埋頭姿勢,缺乏鍛鍊,身體各項機能也會隨之失去活力,體魄不強健的民族難以生存……

  當“低頭族”在青年大學生中蔓延開來,以至於中國最高學府—北大都不例外,筆者為此深感憂慮。肩負民族使命的莘莘學子埋首手機,漠視交際,淡泊意志,身體孱弱,長此以往,身體何以為繼?學業何以為繼?事業何以為繼?民族何以為繼?一百年前,吞噬國人靈魂的是鴉片,今天或許可以定義為手機。

  外媒評論中國是缺乏信仰的民族,正是如此,國人缺乏信念,無信念支撐靈魂,便可隨心而欲。時代變遷,今日大學生已無往日的刻苦堅韌,生活的富足已讓他們忘卻了努力奮鬥,取而代之的是“拼爹”“拼顏值”,造成了“兒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結果。

  信念如何養成?在教育和引導。“不是現實支撐夢想,而是夢想支撐現實”有夢想便有信念。當今大學生要有追求,“追求婚姻與愛情一致,追求事業與興趣一致”;要有信念,相信“勤勞”“奮鬥”“堅毅”“善良”等這些傳統的字眼,節制慾望,約束自我,回歸本性,摒棄“拼爹”“拼顏值”“讀書無用”的消極理論,人生會才收穫充實和美好。(台灣網網友:洛浦蘭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