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查“吃空餉”,破除其背後的“權力包養”

時間:2014-11-03 15:43   來源:台灣網

  10月30日,記者從內江市政府辦獲悉,該市發佈《關於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吃空餉”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檢查工作的通知》,決定從10月起至12月,在該市範圍內集中開展財政供養人員“吃空餉”問題專項清理檢查。專項行動採取“全市統一部署、分級組織實施、部門各負其責、自查自糾與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清理11類行為。(11月3日《四川日報》)

  據悉,內江針對此次專項治理動真格、下重拳,範圍之廣在該市歷史上罕見——清理檢查範圍包括各級黨委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各類財政供養的行政事業單位。

  隨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各地都在開展清理“吃空餉”專項行動,前期僅僅河北、四川、河南、吉林四省就清理出“吃空餉”者10萬餘人。雖然中央、省市年年都在發文,要求專項治理“吃空餉”問題,但近幾年各地曝出的問題是花樣繁多,令人乍舌。有的未履行審批手續,長期不上班、離崗經商辦企業,或用少量薪酬聘用他人頂崗,領導幹部安排還未畢業的子女“佔位子”、“領票子”,甚至有的因涉嫌犯罪被判刑入獄,單位還一直保留期級別、工資待遇等等,各類“病假餉”、“曠工餉”、“挂名餉”、“多頭餉”層出不窮,導致國家財政資金大量流失,公眾利益受損。這種行為“吃壞了”政府的形象,也“吃穿了”民眾的心理底線和社會公平正義。

  從大量曝光案件來看,“一般人”是沒有能力“吃空餉”的,凡是有資格“吃空餉”的人,無一例外是與權力“沾親帶故”,離不開“一把手”的縱容和其他官員的默許、配合。“吃空餉”是公共權力的濫用,是一種權力腐敗,造成了嚴重的社會不公。

  因此筆者認為,嚴查“吃空餉”,破除其背後的“權力包養”,必須拔出蘿蔔帶出泥,要對“一把手”的權力進行嚴格的約束和有效監督,強化監管問責機制,讓“吃空餉”者和縱容者都受到相應的處罰。其次是加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向社會公示政府部門人員在編在崗情況,請群眾和輿論參與監督,讓“吃空餉”鏈條上的參與者不想吃、不能吃、不敢吃,創造風清氣正的新常態。(台灣網網友:劉常樂)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