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國學,從語文教材跟上節奏

時間:2014-11-03 15:40   來源:台灣網

  據新華社電“在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國學篇目所佔比重約增至35%。”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2014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向記者透露,該社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發生變化,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材已送教育部審批,如獲通過,這批教材將於明年9月開學進入學校課堂。(網易新聞11月3日)

  從新聞得知,在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迎來更多的國學經典內容,或將成為趨勢。教材中選擇的國學對象應根據時代變化,秉持揚棄原則,優選最具時代價值和文化意義的篇目,也會從難易程度做相應的調整和增減,以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

  記者也提出是否會加大教材難度、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社會疑問。這可能也是很多家長、學生共同擔心的問題。國學有何重要性、國學有必要加入教材嗎、為什麼突然開始要涉足國學的範疇呢?諸多的問題相繼而出,該如何看待在這個時間將國學加入中學教材呢?

  不難發現,關於國學的相關內容在今日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學裏開設女子學院,學生都穿民國服飾,相互之間傳授茶道、文學、琴棋書畫等國學內容,學生都是帶著國學特長免費學習,由校方承擔所有費用。可見國學得到的重視程度。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應當受到國民的重視與傳播。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將其拋之腦後,崇洋媚外。

  各國對中國國學的愛好和興趣是我們的驕傲,如韓國人對中國的諸子百家崇尚有加,隨口而出的都是其中的名言警句,就連樸槿惠的偶像都是我們熟知的三國趙子龍;日本將中國茶道弘揚四海;華佗等代表的中醫學術讓世界人咋舌等等。

  既然世界都在學習中國國學,吸取精華,國人就更有義務和責任將中國國學弘揚傳承,開拓創新,因為這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根本。將國學加入教材,無非是“強制性”的學習,先有了強制性,才能有動力,才能帶動所有人關注我們的國學,將其發揚光大。至於學習壓力,大可不必操心,既然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又何必擔憂呢?以正確的心態看待它,用熱情接納和吸收它,才是學生們應該做的事情。

  重視國學,從學生的引導開始,在語文教材中找到更好的學習和傳播平臺,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國學的繁榮創造更有力的價值。(台灣網網友:隨遇而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