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老大”融入現代物流業需找準切入點

時間:2014-11-03 15:42   來源:台灣網

  鐵路貨運組織改革實施一年多來,目前已在全國形成了業務覆蓋全國、辦理簡單方便、貨物限時運達、運費低於公路的大好格局,在全國物流行業站穩了腳跟,彰顯了強大的運力優勢。(中原經濟網10月31日)

  進入下半後,“鐵老大”陸續在全國設立了4200個貨運快運網點,似有排山倒海,不可阻檔的氣勢,重新奪回曾經丟的零擔貨運市場。然而,“青山依舊在,畢竟東流去”,放棄多年的陣地,能否象部隊攻佔山頭一樣,在一夜之間輕易拿下,就目前市場運作而言,還是個未知數。擺在“鐵老大”鐵的事實面前,自己放棄零擔貨運十幾年時間裏,為中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市場發展空間,應該説是中國社會物流業隨電商崛起而發展最迅猛的“黃金十年”,造就了諸如順風、圓通等一批快遞物流企業,其發展的規模,建立的渠道,打造的品牌,已經堅如磐石的被市場所認可。

  “鐵老大”能否重整山河,成為現代物流行業的領頭羊,答案毋庸置疑的,但還得要一番博弈。勝算的基礎在於“鐵老大”有一個雄厚的實力優勢,也是社會上所説的家大業大,還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與之相比。如果從事物兩面性的特點來分析,在比較優勢中,又恰恰是“鐵老大”的一個“短板”,龐大的運作體系,鏈條式的運作方式,與短小精悍、靈活機動的快遞物流企業相比,存在的弊端還是一覽無余,清晰可見。比如,設立的12306客服網站,推出的站到站、門到站、站到門、門到門等全程物流服務,在運轉環節,在與市場對接的最後一公里上,仍然難接地氣,因此,迫切需要找準切入點。

  市場經濟的屬性,無論國企或私企首先考慮的是贏利,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企業願做虧本買賣。現階段就鐵路融入物流業做大做強而言,需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如何在減少轉運環節上,讓貨主更便捷,二是如何在降低生産成本上,讓貨主獲得更多利益空間,三是如何在提高服務品質上,讓貨主贏得更多的信任。但最為根本的是,如何培育自己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迅速讓市場升溫、積聚人氣,形成客戶利益群。從切入點選擇上,通過“放水養魚”的方式,讓客戶償到甜頭,得到更大的利益空間,時下阿里巴巴搶佔市場就是現實的例子。因此,“鐵老大”現階段必須要轉變市場觀念,要有舍得割下身下肉的狠心和勇氣,來整合優化市場要素及其資源配置。如果思想上繼續因循守舊,方法上憑靠笑臉、擺擺花架子、裝裝門面,很顯然不僅贏得不了市場,更奪回不了市場,因為市場相信的是現實利益。

  市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看似頗偏,其實很骨感,道出了適應市場、佔領市場、立足市場的天機。現實條件下,鐵路要重新奪回物流市場,找準切入點置關重要,“放水養魚”不失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台灣網網友:李佃好)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