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摔倒的“人心”再也“扶不起來”

時間:2014-10-31 17:27   來源:台灣網

  昨天,在蘇州閶胥路,一名65歲的大媽雨天騎自行車時,不慎摔倒在馬路上,造成腿骨骨折,結果在10分鐘的時間裏,路過的上百輛汽車和幾十名行人中,沒有一人上前去扶她,甚至她對著圍觀者大喊“是我自己摔倒的,我不會訛你們”也無濟於事。最後,還是一名開車路過的小夥子,停車跑過來報警並扶起老人。(現代快報10月30日)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情結,是中華兒女助人為樂、伸張正義的優秀品質。但是在一次次“扶不扶”的爭議中,人們的價值觀蒙上了一層朦朧的陰影,難以找到心靈的明燈。之所以如此的難以抉擇是因為善良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謀取利益的手段,刺痛了好人的心。但是,正如春晚小品中説的:“人倒了不扶,人心就倒了,人心倒了我們想扶也扶不起來了!”

  扶起摔倒的“人心”,制度是最好的“拐杖”。見義勇為是一種常識,但是卻成了奢侈品,這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都的悲哀。儘管扶不扶只是道德層面的價值取向,但是需要硬性的制度來保護人性的光輝。制度是嫉惡如仇的“劊子手”、“清道夫”,懲治一切罪惡。但是,制度更應該成為好人的“保護傘”,在費盡心思對付壞人的同時,讓好人不吃虧、不心涼,用制度的“拐杖”激起向善的力量,撐起人性的美好。

  扶起摔倒的“人心”,教育是最好的“嚮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彭宇案産生的蝴蝶效應在社會上掀起了層層漣漪,在扶起的巨大危險下,人們成為冷漠的看客。正所謂“心靈不種莊稼,它就長雜草”,“摔倒”這一道德綁架問題不能單靠制度救贖,解鈴還須繫鈴人,扶不扶爭議的終止在於人心。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是準繩,加強美德教育,修剪樹苗分出的枝椏,給人心一個最美的形狀,給社會注入善的力量,為迷茫的人指點迷津。

  短暫而又漫長10分鐘,冰涼了老人的心。但是後來的小夥子,卻帶來了滿滿的希望。我們也更加盼望著,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卸下心靈深處厚重的“盔甲”,勇於伸出雙手,將愛心與溫暖播撒到整個世界。(台灣網網友:劉霄鶴)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