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白送”看中國高鐵發展帶來的影響

時間:2014-09-24 17:57   來源:台灣網

  中國正在穩步向世界推介中國高鐵,其發展速度和隨之帶來的經濟活力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讚。面對中國高鐵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日本在東盟高鐵訂單上倍感壓力,擔心中國高鐵開往東南亞。有日本專家表示“日本雖然在向亞洲兜售新幹線,但即使零元中標也應該拿下訂單”。(中國日報網)

  “日本雖然在向亞洲兜售新幹線,但即使零元中標也應該拿下訂單”。這是日本專家在東盟(ASEAN)各國採訪時所説的話。所謂“零元中標”用大白話來説就是不要錢、白送。而日本欲“白送”的原因是什麼了?“面對中國高鐵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日本在高鐵訂單上倍感壓力。”看到日本“白送”的原因,真有種意想不到的驚訝。想不到昔日的世界高鐵強國,時至今日受一個高鐵技術發展只有10多年的新興國家的壓力,要以“白送”的方式來贏取訂單。

  確實,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就一直呈現著蓬勃向上的狀態。到2010年,歷經30年飛速發展,中國經濟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高鐵發展也亦是如此,只用了5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引進到掌握全面核心技術,生産達到國産化的跨越式發展,連來華考察的日本專家都説“中國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跨越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的高速鐵路發展歷程,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已經超過了日本,做夢也沒想到只用了這麼短的時間”。失去了技術的優勢的同時,在加上中國高鐵建設成本僅相當於日本的一半,並且工期更短,安全也毫不遜色。中國高鐵的種種優勢就將成為同樣看重亞洲高鐵市場日本“新幹線”獲得亞洲高鐵建設份額的最大競爭者。

  再者,伴隨中國高鐵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中國政府已然把中國高鐵作為了中國設備走出去的關鍵“牌”,正在穩步推動中國高鐵海外建設已提升自身影響力,而亞洲是第一步。李克強總理在去年亞歐執行中就向亞洲各領導推薦了中國高鐵。而在今年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又與中亞南亞三個國家商談了高鐵合作。兩位國家領導多次與亞洲各國領導人討論中國高鐵,其目地就是為了早日促成中國已確定的三條海外高鐵規劃戰略的中亞高鐵建成。加上中國與泰國“大米換高鐵”的計劃重啟,在對寮國的鐵路建設中,中國又願意已鐵路資産及礦山收入為擔保,向其融資約合7千億日元作為建設費,打通縱貫亞洲3000公里的土地的鐵路運輸線。借助鐵路的力量,中國逐步加強與亞洲各國的人員往來和進出口貿易聯繫,從而提升其在亞洲範圍的影響力。所謂“此消彼長”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提升相對的日本這個亞洲傳統經濟強國的影響力就會降低,這對於日本來説是不願意看到的。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加強,中國現在迫切通過自身有利條件和國際契機,通過擴大對於海外基礎設施的投資,實現資本、技術、管理、中低端産能“走出去”,從而擴大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而從日本欲“白送”高鐵中,也要意識到“走出去”這條路並不會一帆風順,一方面要靠中國高鐵這樣具有爭雄世界的實力,另一方面就要看中國政府是否擁有基於全球視野的戰略思維。(台灣網網友:沈俊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