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林浩 要再傷一次仲永嗎?

時間:2014-09-22 15:26   來源:台灣網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林浩就踏上了演藝之路。6年來,他一直片約不斷,已經參演了多部電視劇,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汶川大地震,林浩被報道稱為“小英雄”;兩個多月後北京奧運會入場式上,林浩走在中國奧運會代表團最前列,風光無限。一名9歲孩子,被媒體做足了文章。

  2008年,一場汶川大地震,讓這個年僅9歲的小男孩——林浩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兩個月後,這位在地震中勇救兩名同學的小英雄,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被姚明牽著手走在中國代表團最前列,而後6年間的他“幾乎不上學”而參演多部電視劇,片約不斷。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傷仲永》:一個五歲就能作詩的“小神童”成名後,被父親拉著成天四處拜訪,從此不再學習,一二十年以後,這“小神童”才能消失,同常人無異。看看林浩,我不禁想問:難道,另一個“仲永”要出現了嗎?

  當年9歲的他因勇救同學而出名,此後6年間,“幾乎不上學”。據報道披露:有個“叔叔”用林浩的名義成立了公司,負責幫林浩接戲、談片酬。在新聞發佈會上林浩老練地説“我是個學生,以學習為主”。而導演徐耿披露:“現在林浩幾乎不上學了!”“林浩現在的狀態其實和職業演員差不多”。我們不禁要想問“6年來”在“一直片約不斷”的狀態下林浩是如何從小學升入初中,又是怎樣學習各學科知識並通過考試的,他究竟讀了幾天書?林浩可能僅僅是名義上的“學生”,如果他想否認已輟學,他的監護人和學籍所在學校應當向相關部門提供林浩在校時的證明和各科考查成績。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九年義務教育還有多少適齡孩子未加入呢?“義務教育”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是一個人成長階段必須要打的“底子”,在這個階段需要發展的認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過了“時”,很難補課;義務教育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帶有強制性,因為它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保證。

  是這些孩子不想讀書嗎?我看未必吧。林浩片約不斷,那個“叔叔”沒有責任嗎?雇傭他的導演沒有責任嗎?我想沒有利益的驅使,這些人是萬萬不會這樣做的。宣傳英雄典型,弘揚社會正能量無可非議,但不能作為以盈利為目的參加影視拍攝和無端的商業炒作的藉口。

  “小英雄”林浩不上學,這不是他的本意,一個放棄讀書誤入歧路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幾個追逐利益的人,周圍也會有一群發出錯誤聲音的人。就讓這些人、這些聲音從孩子身邊消失,讓孩子回歸本應屬於他的那片天空、那片凈土,成就另外一個“仲永”吧!(台灣網網友:陽光下的朵朵)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