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毒婚宴”危機需多措並舉

時間:2014-09-24 17:56   來源:台灣網

  參加了一場婚宴,誰料,懷孕7周的吳女士和朋友相繼中招,“上吐下瀉還發燒”。而這場疑似“食物中毒”,兩天內,波及了龍岩悅豐大酒店的三場婚宴。包括3名新娘和他們的親戚朋友,初步統計共有71人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其中,31人住院。而昨日,住院人數仍在增加。(9月18日《海峽導報》)

  食品安全無小事,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商人們似乎對法律法規“不感冒”,依然我行我素,不斷挑戰法律的尊嚴和群眾生命安全的底線。而發生在龍岩的兩天三場“毒婚宴”將三對新人的幸福送進了醫院。

  儘管責任部門根據現場檢查情況,給酒店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酒店停止餐飲服務生産經營活動,並按要求做出整改。但多人受害的事實不會因為整改停業整改而隨風飄去;71人食物中毒不是小事,當地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能否妥善圓滿處理“毒婚宴”事件,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一次檢驗。筆者認為,政府部門當以此次“毒婚宴”作為切入點,將食品安全“危機”轉化為群眾放心飲食的“契機”。

  當務之急,相關部門要主動作為,協助飽受“毒婚宴”之害的民眾做好維權工作。儘管現在司法制度相當健全,但普通群眾既缺乏食品安全的專業知識,又沒有採集證據的能力。相關機構若能主動提供支援,去除群眾維權的後顧之憂,對他們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

  此外,對責任酒店必須一查到底,“重拳打擊”,務必狠剎“昧著良心經營”的歪風邪氣。無論是對於受害群眾反映的“海鮮不新鮮”,還是在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外購熟食品作為冷盤直接上桌”都要按照法律規定嚴肅處理,更要舉一反三,對全市的餐飲行業進行一次大排查,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

  同時,對責任酒店的處理結果要及時向社會公佈,既給民眾一個滿意的發福,也對心存僥倖者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更要以“為之於未有,治之與未亂”的高度責任感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常識的普及工作,暢通食品安全舉報綠色通道,在社會形成一種“人人懂、大家防”的良好氛圍。(台灣網網友:小蟲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