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上街“找刺”才能聽到“真聲音”

時間:2014-09-22 15:25   來源:台灣網

  “一項政策,人民滿意與否,要親自走訪基層聽聽,有的領導怕上街,怕遇到麻煩,這怎樣能推進人民滿意政府的工作呢?”上週五上午,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以“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為主題,接受了各大傳媒的集體專訪。劉悅倫笑言,自己這種微服私訪已經有上百次了,聽了很多市民最真切的聲音。(9月22日《廣州日報》)

  《中國好聲音》已經火了三個夏天,不論美醜僅憑聲音一決高下,在這個“刷臉”的社會,這樣一檔節目無疑給歌手公平較量、公正展示的機會。但是對於領導幹部來説,可不能只聽“好聲音”,而是要多聽“真聲音”,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劉悅倫無疑給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走上街頭深入群眾主動“找刺”,方能聽到“真聲音”。

  現在部分領導幹部,機關坐久了只會搞“一言堂”,不會搞“群言堂”。別説網路這一虛擬空間上的民聲,就是身邊實實在在的民聲都不願、不想,也無法傾聽。他們秉持“不聞不問,兩耳清靜”的信條,信守“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頹廢哲學,遇到老百姓主動反映問題不是推脫就是應付,甚至還“退避三舍”,更不會深入群眾主動傾聽、了解。也有個別人在傾聽民聲上“作秀”,帶著部下、領著記者,美其名曰“訪民之疾苦”,實際卻打擾了群眾,耽誤了群眾正常的生産和生活,當然也聽不到真正的“民聲”。

  習近平總書記任正定縣委書記時,深知“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的道理。不提前安排人,不提前打招呼,桌子往大街上一支,自己在街頭一站,常常與群眾促膝長談到深夜。當時的習近平書記憑著自己一片真心,在調研中聽到了真言,在工作中做出了良策,促進了正定一方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用切身行動驗證了一個道理,要做一名體貼人民的“草根領導”,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邁開步子,入得“百家院”,聽得“萬人言”,才能成為一名真正與人民同呼吸心相印,共命運心連心的好幹部。

  領導幹部遠離群眾,不聽民聲、不納民意,就難以為民辦好事。只有像劉悅倫一樣經常微服私訪,走到街上主動讓群眾“找找刺”,多聽聽老百姓中的“真聲音”,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台灣網網友:王歡)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