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留守女孩的悲劇不再重演

時間:2014-04-30 14:00   來源:台灣網

  4月27日下午6時,南充市營山縣一12歲女學生劉娟(化名)因失戀從該縣6米高的外橋(橋的名字)跳下,後被消防人員救起。事後,記者從營山縣消防中隊了解到,跳河少女今年12歲,是營山縣化育中學初一學生。因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一直是寄養在爺爺奶奶家。(騰訊 大成網)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由此在廣大農村産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常年留守的孩子,由於缺少父母關愛,易陷入恐懼、憂鬱、焦慮的情緒,抗挫折能力差,一些留守兒童甚至因小事,選擇極端方式,釀成悲劇。留守兒童自殺事件頻發給社會敲響了警鐘,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留守兒童自殺原因何在?表面上看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和呵護,缺少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土地越來越少,農民單靠務農解決一家老小的吃、穿、住、行、教育、醫療是很困難的。雖然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惠農政策,但是仍然不能使農民真正富裕起來。

  要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就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只有從源頭上著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悲劇事件的發生。家長要切實負擔起教育的責任,不能存在保證孩子經濟需求就是教育孩子的誤區,要多與孩子交流,關心孩子思想,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學校與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增強孩子們的歸屬感,讓孩子體會到來自身邊的關注;政府部門要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縮小農村與城鎮的差距;要大力引進項目,增加農民就近就業機會;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積極鼓勵農民返鄉創業。(台灣網網友:谷中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