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掃除“節日腐敗”歪風

時間:2014-04-30 13:56   來源:台灣網

  “五一”前夕,中央紀委先後集中曝光了幾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專門開設了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欄目,引起廣泛關注。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有著不可或缺的人情往來。官員也是人,因此,官員也有著自己的人情往來。也正因為如此,才讓一些官員時常打著過節之名行著權錢交易的腐敗行徑。遼寧“巨貪”慕綏新在懺悔錄中表示他自己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把這種送禮行為看作是“人情往來”而坦然待之,進而不可自拔,走上貪污腐化的道路;河南省貧困縣西華縣縣委書記,僅僅在幾年的春節、中秋兩個節日,就收受禮金近百萬,但他卻認為,年節禮金是人情往來,不能算是受賄。

  一些貪官平日裏懾于法紀,不敢把手伸得太長,好不容易等來一年一度的傳統大節,私欲便急速膨脹,樂而忘“廉”、心安“禮”得,為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埋下了伏筆;一些官員認識上出了偏差,為了不輸在提拔重用“臨門一腳”上,心存僥倖,認為只要做得隱蔽,就不會“出事”,到處“跑路子”、“送禮金”,把行賄受賄當作了正常的禮尚往來,滋生了“節日腐敗”的土壤,這樣的貪污腐化行為,不僅葬送了他個人前途,也敗壞了黨風政風。

  儘管每年有關部門都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在元旦、春節等重點節日期間禁止送禮、互相用公款吃請等,但是“節日腐敗”現象仍然存在。由此可見,遏制“人情往來式”的腐敗實非易事。這也説明當前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教育管理和日常監督體系的嚴重缺失,從而才讓那些腐敗分子有可乘之機,有漏洞可鑽。

  教育引導是預防“節日腐敗”的基礎。強化領導幹部節日期間“廉關”意識,是預防領導幹部“節日腐敗”最重要的基礎工作。針對領導幹部節日期間思想上容易放鬆警提現象,結合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抓好領導幹部節日期間廉潔自律教育,認真搜尋薄弱環節,清理問題死角,對症下藥,強化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意識,讓領導幹部清清白白過節,踏踏實實從政。

  健全制度是遏制“節日腐敗”的保障。“節日腐敗”是日常腐敗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針對“節日腐敗”的特點,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黨內外監督、上下級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監督機制,用健全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來保證遏制“節日腐敗”,開猛藥、治頑疾,出重拳、擊要害,重點整治、重點突破,將“節日腐敗”關進制度的“籠子”。

  加強懲處是消除“節日腐敗”的關鍵。紀檢監察機關在節日期間應集中開展專項檢查,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重點查處曝光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公車私用、收受禮金等問題,對頂風違紀者嚴肅查處;對違反紀律和相關規定的案例較真碰硬;對查處的典型案件及時曝光,大造聲勢,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壓力,有效的警示腐敗者,震懾觀望者。

  積弊歪風“零容忍”,正風肅紀動真格。對待領導幹部“節日腐敗”就是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從節點抓起、從細節抓起,改變不良習慣,剎住積弊歪風,在人情事故中堅守廉潔從政紅線,在禮尚往來中彰顯共産黨員本色。(台灣網網友:在水一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