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污水“染黑”公信力

時間:2014-04-29 16:15   來源:台灣網

  據南京日報4月27日報道,淮安柴米河為區域主要排澇河道,河道兩邊居住著大量居民。據居民反映,柴米河最近幾年河水越來越臟,發綠的河水常年散發著陣陣怪味。江蘇省市政風熱線聯動直播走進淮安。住在河邊的陳女士帶著一瓶河水走進了直播現場,並當場向環保局局長下跪,請求儘快治理柴米河污染問題。(4月28日人民網)

  中國人不輕易下跪,特別是不輕易向“天、地、君、親、師”以外的對象下跪。向他人下跪,是沒有尊嚴的一件事,尤其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下跪。但陳女士卻帶著污水,給環保局局長下跪了,她的下跪一定是迫不得已,不是跪向環保局長的威嚴和地位,而是對於生存本身的一種訴求,她在用自己的雙膝呼喚生存環境的回歸。這一跪,足以證明河道的污染到了何種嚴重的程度,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因為兩害相權取其輕,比起河道污染帶來的損害,下跪這事已經顯得無足輕重了。

  當下,黨和國家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和“四風”整治活動,都在加強黨和政府的工作能力,提升黨和政府的形象,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贏得了百姓熱烈的“點讚”。但是目前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工作人員“懶政”現象,簡單地説就是不作為。劉雲山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上強調,“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有關人員不作為的“懶政”行為是同樣深深地傷了民心。“跪求”治理污染這一跪,深深地折射了百姓的無奈與有關人員的無為。本來是分內之事,卻要等到百姓“跪求”,這與當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時代背景是那麼格格不入。

  眾所週知,環境問題是子孫後代的問題,也是影響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黨的十八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高度來論述,這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認識的不斷深化。那麼,作為負主要職責的環保部門及當地政府更應該主動關注、主動作為,而不是當居民跪求治污時表示的“不清楚”。

  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不是明智之舉。“先污染後治理”只會給環境治理帶來更沉重的負擔。環保保護機制的缺失對環境保護來説是個硬傷,我們政府部門亟需完善環境保護機制來保障環境的安全,遠離污染。還老百姓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面對“下跪求治污染”事件,相關部門當務之急要採取自省的姿態,認識到民意表達的困境,直面和鄭重回應民眾的訴求。同時,抓緊採取補救措施,切實解決民眾反映的污染問題,儘快把污染的河水治理好。惟有如此,才能重新贏得民心和公信力,才能消除民眾的憤慨情緒,才能真正消除這種極端的述求方式。“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治污染不易,樹民心更難,莫讓“跪求”倒了民心。(台灣網網友:王曉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