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為旅客出行支招説明瞭什麼?

時間:2014-04-28 15:46   來源:台灣網

  五一小長假將至,動車又將成為旅客出行的一個重要選擇,高峰期買票出行不易,漏乘可就不划算了。為此,南寧鐵路部門針對近段時間以來各種漏乘情況,總結了旅客乘坐動車的5種“漏乘模式”,給旅客提個醒。(2014年4月26日新華網)

  説到乘坐動車,平時總會有一些旅客,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買到了車票卻漏乘了,只能改簽乘坐後面的動車,大大地耽擱了時間與行程。倘若恰逢五一國慶等法定節日以及雙休日,萬一不慎漏乘,後果更加“嚴重”:因為人多票緊張,能搶到一張動車票已是幸運,而其他車次的車票亦基本上早早售磬,哪還有多餘的車票可供改簽?換句話説,就是當日後續動車的車票已經沒有了,漏乘旅客的行程很可能要推遲到次日,甚至更遲!面對空有車票卻漏乘的旅客,看到他們焦急的內心和無助的表情,鐵路職工在替他們惋惜之餘,只能是愛莫能助:總不能因為個別旅客遲到了,就要延遲開車時間,其他旅客和列車怎麼辦?更不能違反規章制度當起了“老好人”,私自放任漏乘旅客隨意改上其他動車,擾亂正常候車秩序暫且不説,過度超員引發動車“趴窩”,甚至全路線列車統統被迫誤點亦有可能!

  針對動車旅客經常漏乘的現狀,南寧鐵路部門並沒有熟視無睹、聽之任之,而是積極主動收集相關資訊,再進行整理分類,總結出旅客乘坐動車時易犯的五大“漏乘模式”,最後逐一進行點評,並且支招應對預防措施。對於鐵路部門的提醒和支招,其權威性和可靠性不言而喻,旅客們稱其為防漏乘“寶典”亦不為過。有了這個“寶典”,無論是有過漏乘經歷的“少數派”,還是第一次接觸動車的“初哥”,亦或從未漏乘過的普通旅客,都可從中引以為戒,即使以後碰到類似情況,只需依照“寶典”提示而從容應對,避免漏乘情況的再次發生。

  南寧鐵路部門精心製作防漏乘“寶典”,毫無疑問是一件接地氣、惠及旅客的大好事,不過或許仍有人不解:旅客漏乘,歸根到底責任在於自己,實與鐵路無關,既然如此,鐵路部門為何還要如此熱心,製作什麼防漏乘“寶典”,簡直就是多管閒事嘛!在筆者看來:鐵路部門之所以要製作防漏乘“寶典”,誠然有便於自己開展工作、避免與旅客發生糾紛等等考慮,更主要的是當前鐵路人一改以往陳舊的服務觀念,真心將旅客當作親人看待,旅客的事情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旅客的焦急和無助他們同樣心有感應。正因為如此,鐵路人甘願自找麻煩、多此一舉,利用工作的便利進行匯總分析,從而總結出了解決方案和應對之策。換句話説:防漏乘“寶典”的誕生,正是鐵路人心繫旅客、努力提升自己服務品質的必然結果。

  對於鐵路的親民服務,大家理應要給其點個讚給予鼓勵,同時,筆者希望鐵路部門再接再勵,平時多多注意觀察,在發現問題和不足後,及時做出應對之舉,並且通過微博、微信、報紙電視等多渠道進行宣傳提醒,幫助旅客少走彎路、少犯錯誤。為民服務無止境,期待鐵路更多惠民便民措施的出臺,讓普通民眾都能感受到鐵路的熱情和真心。(台灣網網友:徐向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