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玉兔”登月 航太科技溢彩中國夢

時間:2013-12-17 10:53   來源:台灣網

  嫦娥三號”探測器攜“玉兔”號月球車,依靠自主控制,經過6個階段,于14日21時12分成功落月虹灣地區,15日淩晨4時35分,“玉兔”離開“嫦娥三號”懷抱,登上月球表面,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自主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23時許,“嫦娥、“玉兔”互相拍照。“嫦娥三號”著陸器被陽光照得一片金色,“玉兔”號月球車“胸前”的五星紅旗鮮艷奪目。(2013年12月15日新華網)

  懷抱玉兔“嫦娥奔月”,這是一個流傳千年的中國美麗傳説,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探索神秘、美麗月亮的千年美好夢想,2013年12月14日,這個夢想終於成真。可以説,“嫦娥三號”和“玉兔”號月球車寄託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更承載著中國科技強國夢,這是中國航太人和科技工作者對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好詮釋。

  傳説中的“廣寒宮”,正是月球美麗的虹灣地區,但也是月球日夜溫差很大的高緯度地區,美蘇當年登月都是選擇相對溫差小的月球赤道附近,而“嫦娥三號”攜“玉兔”號勇敢地選擇了在月球虹灣地區登陸、探月,正反映了中國科技的自信。此外,嫦娥三號還肩負著利用多種最新科技儀器首次對月球實施探測任務,突破自動巡視勘查、深空測控通信、月夜生存等關鍵技術的使命。嫦娥落月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太科技又邁出的一大步,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44年前美國就已載人登月成功,我們的航空科技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依然要獨立自主,奮起直追。

  傳承五千年的中華大地,對夢想的探索從未間斷,從“嫦娥奔月”到敦煌“飛天”,從孔明燈到勇敢身背火箭的萬戶,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中國人的飛天夢想一直不曾停止。但我們也看到,決定夢想是往往是國家科技和經濟實力,沒有如果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的政治環境,沒有強有力的軍事、經濟、科技力量的支撐,飛天夢想將只會是空洞無力的謊言,忘天興嘆的幻夢。

  當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敘利亞還在恐怖襲擊,戰火不斷的時候,中國卻在穩步推進載人航太,深潛入海,航母出海等一大批科技工程。當泰國、烏克蘭還在因政治分岐而派別對立,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之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決議卻在穩步推進,寂靜子夜,“嫦娥”攜“玉兔”又落月成功。

  艱難歲月裏,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自力更生,曾創造了“兩彈一星”的民族自尊、自強奇跡。改革開放35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各項事業高速發展了35年,而今,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腳步更是走得堅實有力,鏗鏘有聲。習近平總書記曾説“航太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航太科技考驗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經濟實力,航太科技在很多方面都能轉為民用,並引領一個科技時代和文化潮流,航太科技不但能激勵創新,服務民生,還能增強民族自豪感,凝聚民心,昂揚鬥志。

  “嫦娥三號”和“玉兔”號完成探測使命後也將永遠“落戶”月亮虹灣地區,美麗月亮“廣寒宮”裏居住著嫦娥和一隻玉兔,千年的傳説將從此成為另一種現實。隨著“嫦娥三號”的探月成功,神舟系列飛船的持續升空和中國空間站的建成,神秘宇宙太空將出現更多、更活躍的中國身影,自主創新的中國航太科技必將助力、溢彩偉大復興中國夢。(台灣網網友:劉立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