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出行自行車總被偷凸顯什麼問題?

時間:2013-12-17 10:13   來源:台灣網

  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響應綠色出行號召,未料半個月已丟兩輛自行車。小小自行車暴露出來的城市服務漏洞日益凸顯,葉青呼籲在地鐵口設立免費自行車存放系統。(新華網 12月14日)

  低碳出行,綠色環保。在pm值爆表的今天,在霧靄成為全民公敵的當下,葉青的行為無疑成為一種正能量:宣揚黨中央“美麗中國”的號召,身體力行實踐著環保的核心理念。這樣的行為不應該只是個人行為,而應當普及到廣大民眾,眾人拾柴火焰高,唯有人人行動起來方可實現“美麗中國”的願景。毋庸置疑,葉青自行車遺失事件給我們的城市化建設帶來當頭一棒,我們的城市化應當如何推行、城市應當如何規劃成為當下重要議題。

  我們應當深思:為什麼會有小偷的出現?我們的政府能夠有何作為?毫無疑問,內因決定事物發展的方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加強教育是前提,提高全民素質才能從根源上杜絕偷盜行為。全民素質的提高不僅僅依靠個人的自覺性,還在於監督和法律的約束。因此,政府應當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從制度上約束個人行為,加強懲罰力度方可肅清社會風氣。我們還應當思考,偷盜行為的出現是不是因為生計所迫?試想,人人富裕、生活美滿,那麼小偷小盜的行為將會化為烏有,“貨物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的美好願望將能實現。我們的領導幹部理應關注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人文溫度,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只有讓陽光照亮底層人民們的生活,我們才能同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勤於思則理得,勤於行則事治。我們在規劃城市發展的時候應當高屋建瓴而又細小慎微。自行車無處停放是城市規劃的漏洞。城市發展不應該僅僅考慮機動車輛而忽視自行車。我們應當看到,自行車低碳環保,不僅通行效率高還有健身功能。在城市道路建設中應充分考慮自行車的配套設施,給自行車留下一條康莊大道,讓“綠色出行”不再是夢。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是世界各國推進現代化必經的歷程。細節決定成敗,城市化的普及正是建立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之上。從小小自行車中窺見的問題正是我們前行的推動力,以小見大方可全盤佈局。。(台灣網網友:朱大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