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宣言》面前日本侵華事實不容狡辯

時間:2013-05-27 13:58   來源:台灣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參觀了位於德國勃蘭登堡州的波茨坦會議舊址。李克強説《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等島嶼歸還中國。這是用幾千萬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二戰後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證。(5月26日 新華網) 

  近年來,日本對於侵華事實的態度一直含糊不清,以安培政府為例,一邊對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表示支援,一邊有發表聲明稱自己“從來沒有説過日本不曾侵略中國”,作為一個政府而言,對一段既成事實的歷史態度如此隨性而為,怎能讓人信服認可,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怎能讓其國家取得世界尊重? 

  古語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就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民族興衰所經路程,取精去破、揚長避短,承認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忽視自身的錯誤,給自己埋下重蹈覆轍的隱患。 

  對於二戰的態度,德日雙方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坦然承認了事實,並對二戰的後果承擔了應盡的責任。在戰後的恢復發展中,德國一直以“改進者”的姿態,以積極的態度維護中德兩國關係。如今兩國在製造業、資訊通信技術、農業合作、金融及人才領域都有著一定程度的交流合作,發展態勢良好,前景欣然。 

  然而,回望中日發展,因日本態度變化不明,中日關係總在僵化緩和的邊緣徘徊,進而導致中日經濟合作幾年來沒有突破性進展。領土糾紛等事端更使得中日兩國人民關係疏遠,阻礙了兩國優秀文化的交流共進,影響了領國共同進步、攜手發展的進程。 

  歷史即事實,並非某個國家、某個政府否認就能夠篡改抹殺的。日本妄圖打破侵華歷史之境,只是意在模糊眼前景象自欺欺人之舉,在世界歷史的“衣冠鏡”面前,一切既成事實都不容否認。就像李總理所説,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台灣網網友 王春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