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親筆信會不會吃中國的“豆腐”?

時間:2013-01-22 13:41   來源:台灣網

  根據釣魚島最新消息,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將於22日起訪問中國,這也是目前安倍政權訪華級別最高的政要。山口表示,此次訪華是為了改善日中關係、為釣魚島問題的和平解決尋求合作。山口此次訪華也將攜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給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提議早日恢復中日首腦會談。安倍晉三的親筆信裏會寫一些什麼?對於和解的誠意有多少假來,多少真?中日短期內能否達成和解、會以什麼形式和條件緩解? 

  要看安倍晉三帶給中國領導人的信,不能僅僅看其內容,更要看看安倍晉三帶來這封信的背後是否暗藏陷阱和玄機。 

  對安倍晉三的親筆信的本身,不要期待有多少實質性的內容。它至多傳達一種希望雙方首腦會談的意向和希望緩和關係的外交辭令。按照慣例,不會將中日雙方爭執焦點的釣魚島立場上有具體的化解方案或方向,更不會有諸如“雙方軍機都不進入釣魚島空域”這類的可以授人以柄的內容寫成白紙黑字。僅僅從內容看,意向多於實質,外交程式多於實際的努力,試探多於談判。 

  而如果從安倍晉三這封信背後産生的外交和政治影響看,則更可以有更多角度的解讀:其一,結合安倍晉三當選讓日本首相前後的一系列表現來看,安倍晉三赤裸裸在中國周邊結幫拉夥,對付中國,尤其是在釣魚島問題上,持有更為強硬和挑釁的立場,無法讓人相信其沒有任何鋪墊就對中國的態度來個180度的大轉彎。其二,按照日本的政治生態和民意基礎,,口惠而實不至,沒有在實質問題上,做基本的民意疏導和政策放風,即便安倍晉三本人想要緩和中日關係的方案,在日本也難以推行得開來。 即便有誠意,也僅限于化解目前的危機。其三,安倍晉三似乎比較愛寫親筆信,剛剛不久之前,還寫給北約一封親筆信,呼籲北約共同警惕中國的崛起和威脅。給習總的這封信如何和前面的行為相連接,讓人十分詫異安倍晉三寫信的心態和技巧。 

  安倍晉三的信也許有真想緩和中日關係、化解中日矛盾的努力。如果站在中方立場自欺欺人一點去想,安倍之前對中國的強硬是在試探中國新的領導人的魄力和底線,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到處碰壁,特別是在美國對中國強硬表態的同時,也私下告知日本,不要向中國開第一槍之後,對不屈服壓力、更加能夠硬碰硬的中國,不得不轉而做體面的退卻。 

  安倍晉三親筆信的內容不是重點,攜帶親筆信的山口口述的東西才是可能化解問題的關鍵。山口在訪問中國之前,接受鳳凰衛視的專訪時,主張釣魚島問題應當“擱置”,並儘快恢復兩國領導人對話。對於近期中國公務船和飛機在釣魚島附近的巡視,山口提議“中日雙方軍機都不要出現在釣魚島上空”。 儘管山口的觀點不能正式代表日本政府,但以其自身的身份,卻可以被看做日本方面為化解中日釣魚島矛盾的一個積極的試探。 

  安倍晉三的親筆信加上山口對中方可以退讓的底線的試探,才能表現出希望和解的誠意。進一步想,中日雙方的軍事飛機都不飛臨釣魚島,這是雙方可以接受的。日本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試探性建議,而不強調軍事艦船,是因為一旦雙方飛機在釣魚島頻繁糾纏,稍微操作不慎,就是機毀人亡,會讓雙方的衝突陡然升級。不像艦船,即便激烈摩擦,撞毀艦船則不至於傷人,尚可讓局勢保持可控。中國赴釣魚島空域巡航的都是海監公務飛機,並未出動空軍戰機巡視釣魚島,恰恰是日方出動戰機進行攔截。“山口提出的主張並不妨礙中國公務海監飛機巡航釣魚島,如果能夠暫時達成這種默契,與之前中國在釣魚島上的努力相比,已經變被動為主動是進了一步。 

  在判斷安倍晉三親筆信的誠意方面,我們除了觀察帶信人的一些私下的試探和討價還價之外,也要警惕討價還價不成之後,安倍晉三用親筆信順手牽羊地吃中國的“豆腐”,和預設戰略圈套:用毫無實質內容的,絕不退讓的立場示好,讓外界認為挑釁和不肯和解的責任在中國方面。 

  總之,如果山口的試探,能夠代表日本政府,如果安倍晉三的親筆信真的要尋求一個化解之道並最終達成沒有文字的默契,中日釣魚島上的衝突即可暫時緩解下來。即便不能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但也可以不讓該問題不再繼續升級。從而形成,各自堅持各自對釣魚島擁有主權,交叉管理,相互緊迫執法,長期“擦槍”但不“走火”,日本不得不默認釣魚島主權爭議的存在,同意擱置釣魚島問題,讓之前的釣魚島國有化名存實亡。至於最終解決釣魚島問題時間在哪一方,則要看誰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台灣網網友 畢殿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