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鐵的“中國痔瘡”有點癢

時間:2013-04-17 15:09   來源:台灣網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巴黎地鐵看到了用中文寫的小廣告“到府理髮”,網友感嘆,小廣告終於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如今我們對小廣告天天喊打,卻又無可奈何,樓道、站牌、天橋、馬路上到處都有這種城市牛皮癬。(4月16日 央視網)

  牛皮癬廣告登陸巴黎地鐵站,通過微鏡頭又被回傳到國內,圍觀者自然免不了一頓牢騷。主要憤慨集中在如此“走出國門”,實在是丟了中國人的臉。小廣告這點事在中國來説,其實引起不了太大的騷動。放眼望去,有電線桿處皆有“老軍醫治療梅毒”“辦證”等蠅營狗茍之雲。對於這種城市痔瘡,國人早就見怪不怪了。

  外國小廣告必定也是有的,不可能所有的民生需求可以有權威發佈的機會。和中國有某種類似的是他們也有散發名片、散發印廣告的紙巾的習慣,而電話亭又是其中的重災區。然而不同的是,這些國外小廣告的始作俑者,絕對不敢用“牛皮癬”這樣的方式來廣而告之,一旦發現由警察來處理,直接按違法的條款處理,相當有威懾力。

  而反觀我國,對於小廣告處理則太“溫柔”了。基本是由城管按破壞市容環境來處理,沒有將其上升到犯罪的層面。實際上按《刑法》規定,“辦證”的犯罪行為可以判處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然而言之鑿鑿聽之藐藐,徜徉在街上誰都會輕易的發現城市牛皮癬,這些打不死的小強似乎生存土壤相當滋潤,只有在領導視察或者有大型活動的時候,才有城管以及志願者們對其“洗心革面”。

  不以惡小而為之,是古人給我們的箴言,但是顯然這話在小廣告這個行業是不太適用的。相比于道德自我規範,生存的壓力顯然更加的急迫,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罰款、教育對於小廣告從業者也許根本無效,因為你解決不了他們吃飯問題。

  有效對付小廣告,國外的經驗相當值得借鑒,歐美報刊媒體相當發達,不僅版面眾多,而且分類廣告價格低廉,普通人經常在這種廣告版塊裏進行雙向互動,家教、租房、招工甚至是找貓找狗,都能信手拈來。國內報紙在閱讀內容和廣告發佈上則有點兩極分化,兩者總不能達到和諧的最佳點,本是小廣告鹹魚翻身的最好平臺,卻在報業人眼裏達不到口碑和實用的雙贏效果,也就只能被邊緣化。

  再看看巴黎地鐵的中國小廣告,也許後果沒那麼嚴重,但肯定會讓巴黎市民對國人的看法出現狹隘化的加碼。在老百姓眼裏,能出國到巴黎的都算是精英人物了,也請你們悠著點啊,沒事刷什麼“到府理髮”,記住這是在外國,別到時候警察到府,可就悔之晚矣。(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