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文明需要公序良俗的正能量

時間:2013-04-03 11:08   來源:台灣網

  幾天前,武漢一名年輕女乘客在地鐵車廂裏吃熱幹面,不但不聽乘客勸阻,還把手裏的一碗麵扣在勸阻者頭上。日前,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即日起開始向市民徵詢建議和意見,其中新增了地鐵車站和車廂內全面禁止飲食的規定。(中國廣播網 4月2日)

  地鐵禁食,有利有弊。對於上班族,趕不上吃飯,在地鐵裏吃點東西無可厚非,可以理解。然而,地鐵終究是公共交通工具,其承載為民服務的職責就已經闡明瞭民意趨向的重要性。上海軌道交通就地鐵禁食徵求市民意見,是對民權發展的保護和尊重。

  地鐵禁食並沒有將簡單的生活化問題上升到行政干預,恰恰相反的是通過對民意的釋放來換取社會公共道德的一種進步。有網友質疑,這是好事,説明民意表達有著相對寬鬆和開放的輿論環境,也為今後的政府工作指明瞭方向。對於公眾,地鐵禁食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這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傳統思維與現代文化不斷摩擦和碰撞的必然結果。

  地鐵禁食符合公眾主流價值觀和更多人的訴求,這只是地鐵文明的一個小細節,它的制定既要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又能體現出依法治國的理念。當然,為給少數反對人群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在地鐵禁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性化的操作。把文明引導作為執法的標準,注重發揮道德的力量。歸根到底,地鐵禁食的開展少不了法律法規的約束,更離不開民眾的支援,只有讓這項活動深入人心,才能發揮公序良俗的最大能量,才會為更多的地鐵文明開個好頭。(劉喆)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