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把微信收費與否交給市場決定

時間:2013-04-02 13:59   來源:台灣網

  近期,微信收費話題成為科技行業的焦點。在今日舉辦的2013年IT領袖峰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和騰訊集團CEO馬化騰同時被問到微信收費問題。常小兵對於微信收費並未給出確定答覆,只稱這應該由經濟規律決定,運營商和OTT企業應該是魚水共生的關係。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今日在參加第二屆“嶺南論壇”時表示,微信有收費可能,但不會大幅度收費。(3月31日 新華網)

  微信收費與否,最終的決定權應該交給市場決定。在現實的世界中,政府、市場和社會作為三個基本組織應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政府的任務無非就是進行必要的規則制定和維護,在市場經濟中處於監護人的角色,是裁判員。而市場中的無數企業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中的運動員,他們在市場中到底應該如何運作,從規則上説是政府制定的規則;在運作中,諸如費用的高低不能超越政府的極限即可,而具體的數據運作應該才是自身決定的。這是市場經濟中必要的規則,否則,如果政府過度關注市場甚至敢於市場的話就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

  但是,現實中很多政府部門都存在著越權的衝動。在微信收費與否上,3月27日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産業研究室主任史煒聲稱,騰訊有4億用戶及衍生出的高盈利模式,説不敢收費,這不符合産業規律。如果微信不該收費,那短信為什麼要收費?這是簡單的經濟學常識。既然短信收費,微信就應該收費。“短信收費,微信也要收費”這就是發改委的邏輯,這種邏輯到底符合經濟規律與否不是由發改委自身決定的,任何價格的變動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程式,比如價格聽證會等,沒有程式的價格漲幅和收費都將存在不合法的傾向。

  微信的運營商是騰訊,馬化騰已經面對微信收費的謠言進行辟謠。緣何發改委和工信部仍舊對微信收費覬覦呢?道理很簡單,發改委的覬覦在於收費之後的利益,工信部在於刺激資訊産業的雄心。但是,最終的收費權利應該交給市場。不是政府部門閉門造車決定的,否則,就是干預市場經濟的運作法則,最終將導致市場的不穩定狀況。政府應該做好政府的事情,制定好規則,維護好市場經濟的秩序;而諸如微信收費與否的決定權應該交給市場自行決定,政府的參與指揮適得其反,尤其涉及到價格的漲跌上面。

  作為消費者,自然是希望微信不收費。但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説,收費與否應該由市場價值規律決定,政府應該減少干預的幾率。這樣,政府做好市場的事情,市場做好市場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妙處,具體到微信收費與否上,騰訊是否決定收費有關部門不能強加權力,應該讓市場最終決定。(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