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咋就難以做到?

時間:2013-03-25 14:59   來源:台灣網

  3月21日,在望京西園四區426樓半地下室裏,一位獨居的六旬老人死於家中多日後才被親人發現。目前警方已經介入,排除是他殺。(3月24日 北京晚報)

  這類獨居老人死去不能及時發現的悲劇,這不是第一例,有可能也不是最後一例。媒體時常報道這類悲劇,城市獨居的老人較多,也有農村偏僻地區的老人,人們呼籲“常回家看看”,可是這首歌唱了十多年,打動了無數遊子慈母心,但真得做到似乎又很艱難。

  都在唏噓,但是為什麼 “常回家看看”難於落實?一味責怪子女不孝,似乎也不現實,有很多子女也很孝順,但是經濟財力和生活工作習慣,隨著鋼筋水凝城市化的崛起,確實難以還原以往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老人獨居會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發生這類悲劇的概率也就在增大,有沒有一條折中的辦法呢?

  首先子女應該知道隨著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老人物質生活的保障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他們心靈的孤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重,如何盡可能滿足父母心靈空虛,除了常回家看看,恐怕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常常電話關懷,再比如定時網路溝通,突破時空限制多噓寒問暖,因此老人也要學會新的適應方式,主動找到心靈的溫暖。

  再有就是社區和志願者的人文關懷,尤其是社區要儘快建立各種方式保障關懷機制,社區建立老人娛樂場,讓老人經常聚在一起排遣寂寞,還有就是社區建立網路視頻聊天系統,讓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有精神寄託的平臺,也方便社區掌握老人的情況。總之社區對社區類社會老年人狀況要掌握清楚,加大服務關懷力量,並及時給與有效的關懷,不能讓高樓大廈阻隔了人的社會天性。

  隨著老年化的加深,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千家萬戶的家庭問題,也是政府面臨的社會管理問題,做到了這些細節的完美,中國夢才能醒來並更加美好!(肖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