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應理性看待“票價調整”的公益性

時間:2013-03-22 10:31   來源:台灣網

  今天,交通運輸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在談到鐵道部併入交通運輸部後,火車票價是否將調整,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表示,今後火車票價將在有關部門監控下,同時鐵路總公司作為一個企業,對火車票價的調整有一定自主權。(3月21日央視網) 

  今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國鐵路實行政企分開,將鐵道部拆分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不再保留鐵道部。3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這標誌著鐵道部政企分離邁開步伐,鐵路市場化之路正式開啟,而隨之而來的火車票價“市場化”更加引人關注,票價會不會上漲已經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前不久,鄭州鐵路局率先傳來了車票打折的消息,部分網友猜測車票打折乃拜鐵路改革所賜。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鐵路車票打折的相關政策早在2009年就已經執行了,與近期鐵道部改制無關。其實,鐵道部改制的核心是讓行政歸行政,市場歸市場。既然鐵路運營將實行市場化運作,對那些空閒線路與時段實行票價打折,也沒什麼可值得奇怪。 

  自從“兩會”確定鐵道部改制方案後,外界紛紛傳言,今後火車票要漲價了,這樣的疑慮一直讓廣大民眾心裏揣著一個“問號”,那麼,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後,票價真的會隨著鐵路的體制改革而上漲嗎?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雖然説鐵路總公司作為一個企業,對火車票價的調整有一定自主權,但不意味著票價一定要上漲,讓票價更加靈活,讓票價能夠反映供需,反映服務,這才是鐵路企業改革拉近與民眾距離的合理體現。要知道,鐵路客運服務屬於一種大眾化的普遍服務,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通過財政補貼維持鐵路客運的低票價,以保障國民能夠享受廉價出行的待遇與權利。也正因為鐵路客運屬於一種普遍服務,所以鐵路客運服務具有公共品性質。而無論鐵路如何改革,只要承認鐵路客運服務的普遍服務性質與公共品性質,承認鐵路客運廉價出行屬於國民理當享有的一種權利,鐵路客運的公益色彩就不會受到削弱。 

  近幾年“高鐵時代”的到來給民航票價帶來了不小的波動,同理的情況應該也將發生在市場化的鐵路票價上。不難看出,票價改革只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一部分,只有市場競爭程度才能真正檢驗出鐵路市場化改革的成效。由此可見,市場化的票價就是需要更具有彈性,更能反應市場的變化和波動。鐵路體制改革遠比票價改革更重要,只要體制理順了,票價基本就會合理起來。鐵路票價市場化改革就是漲價,既是一種誤讀,對鐵路改革決策部門和公眾也是一種誤導。(台灣網網友 袁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