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這次的大部制改革?

時間:2013-03-12 15:46   來源:台灣網

  查閱資料,這次大部制改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六次部制改革,其所屬單位,由早先的100個精簡為現如今的25個;我不知諸位聽這則消息的感受,怎麼看這次的大部制改革?

  網上説,這次大部制改革的好處有三:1、有利於減少職能交叉,完善行政運作機制;2、有利於落實“問責制”,建設責任政府;3、有利於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而我以為,特別是對基層及百姓而言:1、明確了職責,減少了扯皮;最起碼,有些事審批起來,橡皮圖章會少許多;2、衙門少了,官員自然會少,這對減少三公消費,反對職務犯罪會有實實在在的好處;3、這將是體制改革,也可以看成是政治體制改革,亦或政治改革的信號,必將讓我們國家管理型政府逐漸轉變成服務型政府,一改現如今的諸多官僚作風。

  但比照其他國家政府的職能部門,我們不難看出,即便這次大部制改革動作很大,涉及及調整變動機構15個,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但其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仍未徹底改變,大部制改革之路任重道遠。

  還是那句老話,中央出臺的許多政策及身體力行都是可圈可點的。但這些政策落實到基層會不會走樣,會不會再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被各級挂羊頭賣狗肉呢,我提醒制定這項政策的領導,應該高屋建瓴,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決心與對策,逐級精簡機構,逐級實現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過渡。再就是大部制改革要繼續,深化,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但不照搬;結合本國實際,有減有增,有縮有擴,與時俱進地讓各級政府真正成了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多服務的政府。

  我相信這次的大部制改革不是兩會中的畫大餅,更不是第六次機構改革的總結概括。相信它會是新一屆領導人英明領導下的新征程,必將讓中國越來越繁榮富強,躋身世界強國之林的同時,正在使國富民也富成為現實。 (台灣網網友 單福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