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火車票“排隊”更需多一份耐心

時間:2012-09-20 12:09   來源:台灣網

  12306鐵路售票網站于9月14日完成升級。不過,近日許多旅客在購票時發現,升級後的12306網站,依然不夠給力,不少網友反應高峰時買票,竟然和在火車站一樣要“排隊”,不少網友在網上曬購票時的截圖,車票狀態基本都顯示為“排隊等待中,你還需等待大約30分鐘以上。”

  12306又崩潰了,即便是沒有媒體大量的報道,這樣的資訊也早已通過口口相傳而眾人皆知。想想,“十一”、“中秋”兩節重疊,這樣的客流量其實跟舉國春運該無兩樣。在全民網路化的浪潮裏,崩潰的12306網站註定被口水所淹沒。在購票者群情激奮下鐵道部成為了唯一的輸家,但是事實呢?

  也許我們很難測算鐵道部昨日官方站12306在開售“雙節”時高峰值的訪問量到底是多少?但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同時線上的用戶過億。這對於很多網站即便是商業運營的網站來講都是一種極致的挑戰。筆者通過百度搜索發現,在2010年某公務員報考網站因為公務員報名人數過多而導致癱瘓;北京公交網因為用戶集中查詢一卡通而導致癱瘓;甚至連同樣具有商業行為的小米官方網站因為搶機用戶過多而癱瘓。但是,這些網站的瞬間最大訪問量都沒有突破20萬的大關。羅列這麼多事例並非想説明鐵道部的12306網站癱瘓得理所當然,只是想説明訪問量過大導致癱瘓並非獨此一家。

  網購車票是鐵道部去年才推出的購票新方式,終極目的是讓更多的民眾足不出戶就購買到車票,其情可憫其心可嘉。去年春運,12306在得到眾多體驗用戶大喊不爽的時候,鐵道部就開始對固有的硬體設備進行了處理。在軟體方面不斷優化改進,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客票系統供用戶再度體驗,這些事件都表明瞭鐵道部在推行網路購票的態度和決心。

  從在某種意義上説,網路擁堵其實就是商家與消費者的消費立場差異化所帶來的問題。消費者總渴望商家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而商家總期望所有的産品的價格量入為出且略有盈餘。轉換成直接的語言就是購票者期望有足夠的頻寬和技術支援無限的訪問量,而鐵道部者期望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難題。因為,春運、“雙節”重疊等運輸高峰時節在一年中難得幾回,這樣差異化的思維方式就決定了雙方在一個問題上的矛盾衝突。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或許要適應一個消費方式和習慣的轉換,不能夠因為喜歡某種消費方式鍥而不捨。當從一種途徑受挫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選擇和適應,畢竟網購火車票不是唯一購買的出口和途徑,鐵道部也沒有因為網購而減少傳統售票窗口的數量。沉舟側畔,眾人千帆追趕並非理性的消費吧。

  當然,因為訪問量過大而崩潰的12306也側面證明了出行人們對網購火車票的鍾情。為了保證未來網購的順暢,我們必須要反覆承受節假日高峰時節所帶來的不便捷,因為只有經受數次這樣的高峰考驗,才能夠有更多的完善和改進的空間。就像一條未知車流的馬路上,我們只有慢慢地擴容改造達到優化,總不至於為了一年中某一天特殊時段的高峰就一拍腦袋就整出N車道導致資源的閒置和浪費吧。借用古人的話説:只有前人經風受雨栽樹,後人才有綠葉滿枝乘涼的機會。 (台灣網網友 胡建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