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解讀:從“建設”到“建成”

時間:2012-11-13 11:33   來源:台灣網

  11月8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提法,為今後一個時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任務。目標鼓舞人心,形勢催人奮進,筆者認為“建成”小康社會預示執政觀念轉變。如何“建成”小康社會,做到以人為本、民生為本、發展為本是關鍵。

  執政之首義在於以人為本。人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決定性因素,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在國家框架下,國強民弱僅是一個利益集團的強大,國強民富方是整個國家和民族之福。因此,檢驗一個國家是否強盛,還要看其民眾的生存和生活狀態如何。十八大提出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就是基於人類社會根本性問題的解讀,是深刻把握髮展本質、遵循發展規律、明晰發展目標的現實體現。

  執政之重點在於民生為本。民為邦本、本固則邦寧。可以説民生問題事關人心背向、事業興衰,是國家最高的安全問題。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庶,國家則長治久安、繁榮富強;反之人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國家則危亡欲墜、積貧積弱。所以,持續改善民生是執政黨執政必須面對的首要課題。中國共産黨將為了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貫徹工作始終是執政理念進步的生動詮釋。

  執政之核心在於發展為本。發展是解決一切社會矛盾的根本,特別是在當今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時期,中華民族唯有通過發展來固本強基,走向復興之路,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百年前落後挨打的恥辱就在於發展滯後;知恥後勇,居安思危,將壓力轉化為跨越趕超、奮起直追的不絕動力,國強民則不受辱。可見,發展方能自強,自強才有自尊!(台灣網網友 漆海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