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新聞騷擾叫做“延退”

時間:2012-10-31 14:45   來源:台灣網

  如果有人不停地給你打電話:今天説要來看你,明天又説不來了,後天又説要來,大後天又説不來了,如此N次地反反覆復……對於此種行為,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電話騷擾”。如果有一種新聞,跟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今天説A即是B,明天又説A不是B,後天又説A就是B,大後天又説A不是B,如此N次地反反覆復……我們可否將其定義為“新聞騷擾”?

  2012年10月20日,媒體刊登了一條新聞:“人社部專家稱延遲退休只是討論,十年內不太可能”。看到這條消息,大家都松了口氣,畢竟是高挂免戰牌十年,改革開放也才三十多年不是?不料,不到一個星期,人社部發言人又祭起了“必然趨勢”這件法寶,措辭變成了“穩慎推進”。當然,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各國在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時候,都是採取逐步延遲的具體操作辦法。”

  上一次是在6月5日,人社部官員稱,“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據網上調查,反對的達九成以上。半個月後,人社部領導表態:“延遲退休政策要非常慎重。一些媒體所説的‘退休年齡提高至65歲甚至更晚’,不會在近期立刻實施”。可到了7月,一個杜撰的新詞“階梯式退休”,又帶出“對不同群體採取差別政策,並以‘小步慢走’的方式實施,以減少負面影響”的陳詞濫調。

  説實話,嘮叨“延遲退休”,自2004年起,反反覆復已有8年之久,這不由得使人想起“狼來了”的故事。打個不十分貼切的比喻,現在喊“狼來了”的不是傳説中的放羊娃,而是灰太郎自己,背後可能還有“穩慎推進”抓羊的紅太郎。但是,動機和目標還是一樣,狼要吃羊。這樣的策略也許正在見效:在微博上,有網友發表意見:“穩慎?……那意思就是不推進啦?”看來已經有人被麻痹了。其實,捋一下線索,“階梯式延退”也好,“穩慎推進”也好,其中隱含的都是那個“溫水煮青蛙”的策略。

  話説回來,如果政府真正能保證每個勞動者都工作到65歲,具體體現在有崗位、有工資,不被單位辭退。也就是説,政府對勞動者承諾,不會出現男50—65歲,女40—65歲的“就業困難期”或“就業斷檔期”,多幹十幾二十年當然也無妨。但是,可以肯定,一則政府不會作此承諾,一個“勞動力市場化配置”就把這個幻想打得粉碎;再則,即使作此承諾,大多數人恐怕也不敢相信。因為當年國企深化改革,下崗失業的不就是40—50人員嗎?

  至於“必然趨勢”的不足信,已經解釋過多次。既然官員們一再騷擾,那我們也就只好不厭其煩地重復贅述了:難道一些發達國家採取了類似的措施,就成了“國際趨勢”?中國現在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對不?要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什麼區別:階層結構不同,勞動條件不同……發達國家白領階層是大多數,中國呢?發達國家一天工作6小時,中國呢?

  坊間傳説,關於延遲退休,法國央行行長曾説:我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勞動參與率,但是社會上人們誤認為我們是為了減少養老金的支出。如果説:近年來的歐洲債務危機使歐盟各國實施“緊縮”政策, 其中也包括延遲退休年齡。但包括延遲退休在內的“緊縮”政策真使歐盟各國解睏了嗎?實事求是地觀察,可以説至今仍無起色。

  與歐盟不同的是,中國的經濟還處於上升期,且不説7.5%的GDP增幅世上絕無僅有。最近聯合國有報告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591億美元,仍然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持樂觀態度的理由是:目前世界上並沒有更好的投資目的地。關鍵是我們不能自毀發展機會,必須尋找良治和善治之道,真正地使人民共用發展成果。

  退休養老,對於正在走向老齡化高峰的中國是至關重要的社會政策。切勿違背社會保障“剛性”原則,隨意地“瘟神推進”,最終導致人心渙散,那就什麼都不是了。(台灣網網友 唐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