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的辟謠還應更加藝術一點

時間:2012-06-19 13:37   來源:台灣網

  近日,《經濟觀察報》報道稱:鐵道部正在謀劃成立三大集團,分別為投資、建設、運營集團公司。三大集團成立後將劃歸國資委,鐵道部將只負責行業監管和法規政策的制定。對此,鐵道部回應稱,這則報道係謠言,並表示保留向相關人員依法追責的權利。(《京華時報》6月18日)

  俗話説:“造謠張張嘴,辟謠跑斷腿”。鐵道部對《經濟觀察報》的這則謠言報道,表示保留向相關人員依法追責的權利,可以理解。但是,造謠者的動機複雜,謠言也可分謂很多類型,有的是居心叵測,有的是看戲不怕臺高,有的是操縱民意,有的則是反映民意。特別是在今天的網路時代,謠言的産生和傳播,更具複雜性的特點,我們在堅決打擊謠言的同時,也要看到謠言背後的情緒與期望,並給予積極回應。

  近幾年來,很多人已經將買票難、票價高,甚至是鐵路建設過程中的腐敗多發,都歸結為鐵道部的自成一體、政企不分、超級壟斷。鐵路體制改革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公共話題,討論的焦點,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怎麼改革的問題。鐵路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傳言開來的,主要是兩種思路,一種是撤銷鐵道部,在政企分開的基礎上併入交通運輸部,實行大部制管理;二是效倣此前的中國郵政體制改革,政企分開,鐵道部僅僅負責行業監管和法規政策的制定。

  在這個背景下,該不該將《經濟觀察報》的報道簡單定性為謠言,是值得商榷的。即使《經濟觀察報》説消息是“從相關部委、鐵路建設系統及相關大型國有企業的高層等多個渠道證實”純屬造假,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故意發佈消息,鐵道部也沒必要如此大動肝火。一是因為這則報道的核心仍是在討論公共話題,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二是這則報道並不會引起社會恐慌與混亂,對鐵道部本身也不會産生實質性的損害。

  退一步説,即使《經濟觀察報》的報道確屬謠言,鐵道部也不應該對鐵路體制改革的公共話題“守口如瓶”,無論有沒有改革的打算,都應該回應一下民意的呼聲。如果有改革的安排,與其閉門造車做方案,不如拋向社會進行公共討論,畢竟“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吸收一些合理建議後的改革方案,可能會更加科學合理一些。實際上,這也是目前提倡的科學、民主決策所要求的。

  謠言不是民意,並不等於謠言之中沒有民意的成分。鐵路政企分開成立三大集團的謠言,之所以會産生,能夠傳播,有人聽,有人信,有人傳,一是公眾對鐵路體制改革的躁動已有了集體潛意識;二是因為鐵路的政企不分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了,無論怎麼改革,都必須政企分開;三是成立三大集團劃歸國資委,鐵道部只負責行業監管和法規政策的制定,看起來方案似乎可行。

  辯證地看待謠言,謠言很多時候是為了“驅趕真相”,但很多時候結果是“倒逼真相”;謠言很多時候是“指鹿為馬”,但很多時候結果是“拔出蘿蔔帶出了泥”;謠言很多時候是對民意的侮辱和強暴,但很多時候結果是“曲折地表達了民意”。造謠是荒唐的,傳謠是愚蠢的,信謠是愚昧的,我們決不能寬容謠言,但是,要消滅謠言,首先需要政府的“民主素養”,需要政府的時時體察民心,回應民意。

  在如今的民意沸騰時代,鐵道部如果僅憑一句“保留向相關人員依法追責的權利”,似乎已經落伍了。鐵道部對謠言的處理,完全可以更加藝術一點,將了解的民意、回應民意的安排,和盤托出,只要順應了民意,安撫了公眾求變的心理,謠言便會不攻自破。(台灣網網友:古廣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