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好人”理直氣壯羞愧了誰?

時間:2012-05-24 15:17   來源:台灣網

  “鐵路上還真是有好人,多虧了孫先生,孩子才能活命。”5月15日,青島市城陽區灶戶村村民袁偉良攜妻子及剛痊癒出院的兒子,來到青島工務段城陽線路工區,向搶救自己兒子不留姓名的線路工孫作先表示感謝。(人民鐵道報5月23日)

  這兩天關於“做好人”難、成本高的輿論可以説此起彼伏,先是《人民日報》撰文鄭州愛心車隊做好事沒人理解;昨天,《中國青年報》又發表了一篇通過網路調查得出的近8成受訪者認為做好人成本高的報告。尤其是一個叫周偉的保安在做好事時的遭遇,更讓人寒心:不僅沒人幫忙,連報警都不敢。“做好人成本這麼高,我在考慮以後還要不要做好人。”他沮喪的這句話絕不是他自己的心理,而是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普遍存在的想法。

  在無言而又羞愧的同時,雖然,前有最美教師、最美護士的大愛激動人心;但是,在普遍存在做好事的心理成本陰影下,鐵路人孫作先能夠理直氣壯的去搶救一個被撞傷的孩子,不僅鼓舞人心,更溫暖了社會整體的冷漠。

  我們要知道,孫作先當時到達現場的時候,“現場已有不少群眾圍觀”,當他要求圍觀的群眾,搭把手時,圍觀者紛紛勸言:“孩子家人沒在場,萬一被訛上怎麼辦?”“現在這個社會,好人當不起啊!”看到這,我有一種針扎式的無語疼痛,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變得這麼冷漠!這麼無情!這麼讓人痛心!一個孩子的生命都不能打消圍觀者的顧慮,我們的社會難道連這最起碼的信任都已全部丟失。要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是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並以助人為樂、尊老愛幼著稱的禮儀之邦,可是我們卻救不起一個“遇難”的孩子,扶不起一個跌倒的老人?!

  好人真的就這麼難當?這主要還是大部分人怕做好事的心理成本在作祟。消除這種心理,除了需要社會和政府應積極出臺一些保護做好人的政策,加大宣傳,營造良好的好人氛圍外,保護好人不吃虧,更需要全社會的責任擔當,以及相關企業與部門的鼓勵。

  從我做起,只有讓做好人不吃虧、不被嘲笑,受到尊重和應有的表彰與表揚,沒有心理“成本”,才會有更多的好人“回歸”。在這方面,我們看到鐵路對於見義勇為職工所給予的充分肯定和積極鼓勵所帶來的良好效應,更多的鐵路職工勇於“做好人”。事後,記者問孫作先:“真的不怕人家訛上你嗎?”孫作先講:“當時情況很危急,遇上這樣的事也沒多想,況且我還是一名黨員,就算被訛上了也不能不救人。”

  我們期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像“鐵路好人”那樣理直氣壯的做好人,哪怕被訛也要勇於施以援手;更多的圍觀者加入“做好人”的行列,別讓“鐵路好人”再羞煞社會的良心!(台灣網網友:王繼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