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溫度傳遞

時間:2012-05-22 14:29   來源:台灣網

  今年48歲的趙桂玲,是鄭州鐵路局鄭州客運段福州車隊第三包乘組列車員。2011年6月,趙桂玲查出患晚期胰腺癌,醫生説留給她人生的期限只有3個月到5個月。220位同事的輪流陪護、各級組織的噓寒問暖、“三不讓”政策的陽光照耀……11個多月過去了,趙桂玲一路堅挺地走了過來。醫生説,這是愛心演繹出的生命奇跡。(2012年5月19日《新華網》)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曾記得,南京的“彭宇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拷問著國人的人性、道德和良知。“彭宇案”宣判之後,南京人路見行人倒地,再也不敢出手相救。即便是婦孺老幼,大家也只能蒙昧了良知道德,漠視作壁上觀。有人沉痛地總結,“彭宇案”讓南京人的道德水準倒退三十年。即便後來的案件重新審判,但世人如彭宇般的愛心卻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今年年初,廣東“小悅悅事件”再次掀起人們對人性道德的拷問。年僅兩歲多的幼女小悅悅被兩輛車碾壓而過,肇事司機趁著天黑狠心逃逸,十八個路人漠然走過,竟無一人上前相助。直到拾荒的陳賢妹阿姨發現後,才四處呼喊相救。當路邊的攝像鏡頭回放時,只要內心還有良知的國人,都會為造成這一幕人生慘劇的人群感到羞愧,無地自容。

  有愛才會有恨,沒有恨的愛一定不會深刻。正是因了人性內心深處的那份對“真善美”執著的愛,才讓這個世界的人們充滿了熱愛生活的無窮力量。

  應該承認,在鐵路工作的趙桂玲是不幸的。48歲的年齡、早年離異的經歷、晚期胰腺癌的現實,讓身邊無至親的趙桂玲在生命存在的最後時光裏,除了忍受自身病痛的折磨外,還將忍受無法排遣的孤獨與寂寞。她想過放棄保守性治療,內心也不接受癌症化療,在病痛折磨的時候,甚至情緒反常髮發脾氣,留在內心的,是生不如死的灰色和生命如此脆弱的黯淡。

  但趙桂玲又是幸運的,身邊眾多鐵路同事的陪伴、領導的關心化作一股股暖流,無時不刻不照耀、溫暖著她的心田。她所在包乘組6個車班的220名工友們每兩人分成一個班,在休班的時候義務到病房裏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做飯送飯、陪護聊天,從物質和精神上關愛著一顆因病魔纏身而羸弱易碎的心。單位領導和路局工會還為她送來了“三不讓”大病救助金,為家庭困難的她墊付了鉅額醫療費用。所有的這些幫助,讓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鐵路職工明白了關於幸福的真正涵義。

  愛是什麼?愛是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溫度傳遞。我想説的是,每個人都有一顆善心,人性向善符合每一個時代的潮流。在弱勢群體遭受困厄的時候,你只要伸出手,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哪怕這種幫助的力量很小,都是你善良人心的一次美麗綻放。

  古人云: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伸出你的手吧,奉獻你的愛心,這個世界因你而美好。(台灣網網友:王惠欽)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